豆粥 宋·苏轼
2025年08月10日
豆粥 宋·苏轼
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1],公孙仓皇奉豆粥[2]。湿薪破灶自燎衣[3],饥寒顿解刘文叔[4]。又不见金谷敲冰草木春,帐下烹煎皆美人[5]。萍韲豆粥不传法,咄嗟而办石季伦。干戈未解身如寄,声色相缠心已醉。身心颠倒不自知,更识人间有真味。岂如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地碓舂粳光似玉[6],沙瓶煮豆软如酥[7]。我老此身无著处,卖书来问东家住。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8]。
题解:
载《苏轼诗集》。
校勘:
①滹沱,一作“呼沱”,见集本,下同。②不自,一作“自不”。
笺注:
[1]滹沱,河名,即滹沱河。流澌,流水。[2]公孙,用汉冯异典。冯异,字公孙。刘秀率军至芜蒌亭,天寒地冻,冯异献豆粥,以慰饥寒。帝深感念之。芜蒌亭,东汉古迹名,又做“无蒌亭”,故址在今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滹沱河畔。[3]湿薪,潮湿的柴火。燎衣,烤干衣服。[4]刘文叔,刘秀,字文叔。此句仍用冯异典。[5]烹煎,烹饪。[6]地碓,舂米工具。[7]沙瓶,沙罐。[8]曳履,拖着鞋子。
析义:
东坡才高,学富淹博。咏豆粥,而引冯异、石崇事典,随手拈来,熨帖无间。公向旷达,纵一时饥寒,亦安之若素。盖借咏物以托志,自得其乐,不改其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