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泊孟津寄三堂友人 前蜀·韦庄
解缆西征未有期[1],槐花又逼桂花时[2]。鸿胪陌上归耕晚[3],金马门前献赋迟[4]。只恐愁苗生两鬓[5],不堪离恨入双眉。分明昨夜南池梦,还把渔竿咏楚词[6]。
题解:
载《全唐诗》,乃夜宿孟津之作。
笺注:
[1]解缆,解开系船的缆绳,即开船。[2]槐花,暗指科举一事。唐代长安举子,六月落第者,常借宿寺庙等清幽之所,以备来年科举。其时正逢槐花黄,故称“槐花黄,举子忙”。桂花,科举中第者,称蟾宫折桂。[3]鸿胪,官署名。依例,鸿胪寺官宣三甲进士名次,称“传胪”。归耕,回家耕田,代指辞官回乡。[4]金马门,汉宫门,乃学士待诏之处。[5]愁苗,白发。[6]渔竿,代指隐逸。楚词,即楚辞。此处指屈原《渔父》。
析义:
盖言归隐之志矣。韦庄生逢唐末五代,时值乱世,兵祸频频,是以五代文人多怀隐逸之思,以觅尘世净土。南池一梦,当效渔父垂钓江上,自歌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