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 宋·汪元量
寒芦风飒飒[1],时节近昏黄。木脱千山瘦[2],江空一水长。云高鹏北运,天阔雁南翔。读尽焚舟赋[3],持觞酹子桑[4]。
题解:
载《全宋诗》。
校勘:
①昏黄,一作“黄昏”,见顾本。
笺注:
[1]寒芦,寒天的芦苇。[2]木脱,即叶落。[3]焚舟,喻做事一往无前,不留退路。《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4]子桑,典出《庄子》。《庄子·大宗师》:“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门,则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声而趋举其诗焉。”
析义:
汪元量以琴艺事内廷,宋亡北上,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后遁入方外南归,行踪不定,诗多叙国亡北徙之事,秉慷慨之气也。此诗亦可侧见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