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陵滩 唐·罗隐

严陵滩 唐·罗隐

中都九鼎勤英髦[1],渔钓牛蓑且遁逃[2]。世祖升遐夫子死[3],原陵不及钓台高[4]

题解:

严陵滩,即东汉严光隐居垂钓处,故址在浙江桐庐县南,其少时尝与光武帝游学。帝登基,光改名隐遁。后屡辟不仕,隐居终老。

校勘:

①勤,一作“动”,见《全唐诗》。

笺注:

[1]中都,京都。九鼎,相传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后代指国家政权。英髦,即英旄,俊逸非凡之人。[2]渔钓,钓鱼。牛蓑,泛指蓑衣。遁逃,逃离。[3]世祖,帝王庙号,此处指汉光武帝刘秀。升遐,帝王之死的婉称。[4]钓台,东汉严光垂钓之处。

析义:

刘秀与严光交好,一为帝王,一为隐士。逮及百年后,帝葬原陵,光归陈山。而以诗人观之,原陵反不及钓台高也。由是而知,权势不足贵,隐者留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