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思维的两个维度

一、融合思维的两个维度

融合新闻意味着两个层面的融合,即表现元素层面的多媒融合和生产运营层面的渠道融合。具体表现如下:

(一)新闻报道形式上,强调融合多种媒介元素

在融合新闻出现以前,传统媒体都根据自身的特点生产新闻,其新闻报道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传统媒体各自为营,互不干扰。报纸主要利用文字、图片进行报道,信息承载量大,形式缺乏形象性,电视则靠视听语言给受众直观的体验,广播则依靠声音传递信息,从不同的媒介表现元素来看,文字、图像、声音都各自有优势,也有其局限性。统合新闻的出现解决了传统媒体各自为营,单一传达信息的局限性,综合采用声音、图像、文字等传统媒体的主要表现形式,结合H5、可视化图表、VR等革命实践,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新闻报道范式。

融合新闻的报道,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元素进行融合新闻的报道,实现信息传播的直观化、人性化、便捷化的特征。2021年两会报道期间,新华网紧扣两会主题、抓住社会关注热点,强化技术创新应用、加快前沿领域探索,着力打造了多款契合年轻网民喜好,技术先进、样态新颖,可看、可听、可玩、可感的创新型融媒体产品,在网上形成广泛传播,产生强烈社会反响,获得广大网民点赞。

2021年3月10日,新华网推出短视频《【创意MR艺术舞台秀】舞动“十四五”》(图2-3)。该片没有旁白,只有舞蹈演员和数据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通过运用MR实时渲染虚拟引擎、动态捕捉、Motion Control运动控制系统、分身克隆等技术,将“十三五”成就和“十四五”规划内容在舞蹈演员手中、脚下诞生、上扬、发光和跳动。

短片中结合舞台美术和影视动画,开创了数字视觉呈现的先河,给网民带来全新的极致观看体验。产品视觉效果丰富,有大胆的用色和风格变化,也有神奇的透视空间和转场效果,多种场景风格更好地体现了“十四五”题材中的多个领域和主题,针对内容定制场景主题,抽象、科幻、国风、卡通等风格变化,将“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通过场景的“情绪”传达出来。

图2-3 短视频《【创意MR艺术舞台秀】舞动“十四五”》

受众在观看短片时,每一幅图每一个场景既有逻辑顺序,又是不同的艺术风格,出人意料的特效和动画陆续出现,高密度、高质量画面与信息让观众在整个观看过程直呼“过瘾十足”“眼睛都不够用了”“必须N刷!”。产品播发后在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新浪新闻、Bilibili、知乎等传播渠道重点推荐展示,播发2小时全渠道总访问量突破1500万。[13]

(二)新闻报道分发上,强调融合多个渠道平台。

相同的新闻报道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不同渠道平台发布,以此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新华社在2021年两会期间,根据不同的用户群体、不同的分发渠道特点制作了不同的融合新闻,都引起了广泛关注。3月5日,由新华社国内部承制的《十四五@十四亿》正式上线,这部“唱到青年人心里”的MV歌曲,一上线便引爆全网:腾讯新闻微信插件和腾讯视频各端总浏览量3.1亿;“十四亿人的十四五”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破1.4亿,登上热搜榜;3月7日,“十四五之青年宝藏”系列创意融媒报道开始上线,融合音视频、文字、图片、动漫等多种表达形式,创新解读“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H5作品《快看,这里藏着“选专业秘笈”》《我和职场焦虑和解了》等新华社版“选专业秘笈”做得“走心”“贴心”,很快在腾讯新闻客户端占据首页大图位置,总浏览量近1 500万。在此基础上还利用H5制作了H5小游戏《寻宝人大会》一经上线立刻受到好评,被全国人大公号第一时间转发,学习强国也进行了转发。从新华社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融合新闻强调的是多角度、多渠道满足用户的需求,从而达到整合传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