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类H5新闻

四、交互类H5新闻

交互类H5新闻更看重用户的参与性,用户的参与形式也很多,比如有游戏、合成、知识测试等,这些方式都与用户存在着互动。比如以游戏形式出现的交互类H5新闻,通常把用户带入游戏的体验过程中,通过参与游戏,用户既成功获取信息又使整个过程充满趣味。比如前面第一节提到的《我为港珠澳大桥完成了“深海穿针”》就是属于此类,首先让用户了解了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的修建过程以及最后对接工作的难度,再由用户通过小游戏来体验最终接头的严苛与不易,弥补了文字无法言说的内容,让用户沉浸到游戏中去理解。合成形式出现的交互类H5新闻,是指在新闻生产过程中需要让用户自身产生的内容与H5新闻产品进行合成,最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H5新闻产品。比如“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新媒体创意互动一等奖作品——《幸福照相馆》,这是由央视财经新媒体制作完成的交互类H5新闻作品。其创作于2018年春节期间,正碰上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结点,央视财经频道基于“多人脸融合”技术,以“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推出这个新闻产品。只要上传家人的单人照片,就可以突破时空的界限,合成一张全家福,实现用户心中的团圆梦,弥补用户内心的遗憾。不仅如此,还可以选择不同年代,换成不同年代风格的全家福,让用户见证了40年间中国家庭生活的巨大变迁。这种支持用户参与产品生成的方式,让用户拥有自身的“私人订制”,从而更愿意去展示和分享带有自身印记的新闻产品,也促进传播裂变以及爆款的形成。

交互类H5新闻还有多种方式,有些产品不仅仅是简单通过一种方式与用户实现互动,比如:央视新闻和快手联合推出的《闻声识改革》(图11-10),既包含以知识测试的方式与用户互动,又包含了以用户自身内容为材料合成新闻的方式。这两种互动方式很巧妙的衔接在一起,碰撞出特别的火花。这篇新闻是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背景下产生的产品,整支H5总共出现3套与改革开放有关的声音题目,分别是80年代、90年代、21世纪。三套题都包含了有关重大事件、央视特色、历史事件、具有时代特色老物件的声音出现,如90年代出现的传呼机声音80年、1990年亚运会主题曲,80年代出现的新闻联播声音、女排三连冠的解说音等。用户通过听这些声音,选择正确答案,这是第一步知识测试,第二步内容是合成:根据用户所答对题的声音进行系统自动合成音乐,形成用户自己专属的“年代音乐”,拥有定制的专辑封面、定制的音乐和个人署名。这样一来一环扣一环,既有知识问答又有私人订制,在新闻产品生成过程中通过对这些经典声音的重现又带用户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历程,甚至对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审美、喜欢多样的音乐风格、有音乐创新的年轻人来说也是一种创新体验,带着他们进入珍贵的历史音频,进行创意的改编,把传统与现代融合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反差,带来巨大的张力。

图11-10 《闻声识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