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要的直播形式
目前国内的新闻移动直播可根据内容分为三种形式,即快直播、慢直播、定制直播。[12]快直播主要针对突发性事件,能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慢直播主要针对的是泛资讯类内容,不强调新闻的时效性。定制直播主要指重大主题活动,需要预先策划好。具体表现及实践如下:
(一)快直播
快直播主要指突发性事件发生时,新闻记者到达现场,第一时间用直播向用户全面呈现事件的报道。快直播是新闻记者新闻敏感度和反应能力的重要体现,当突发性事件发生时,用户往往会关注事件的动向,了解最新的进展情况。移动直播的实时性与真实性呈现契合用户需求,通过直播连线,用户虽然不在现场,却能直观看到现场情况,犹如深入现场的“目击者”一样,满足了用户对事件关注的兴趣。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一直以来是媒体公信力和报道能力的体现,快直播的报道方式是新闻媒体抢占第一手新闻资料,深入新闻现场的“见证”,记者进入新闻现场后,不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就能利用移动直播手段进行实时直播。这种报道方式是媒体奉行“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报道原则的重要体现,大大提高了报道的效率。2019年8月,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过台风登陆情况的移动直播,实时展现了超强台风“利奇马”在浙江温岭登陆的情况,发挥了媒体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事件报道和信息传播功能。
案例:
由于在台风登陆前几小时,浙视频就做过《红色预警!浙江多地直击超强台风“利奇马”》等直播,并有非常好的效果,不少网络媒体平台都对浙视频台风直播都提出了共同传播的需求。
当得知浙视频要做夜闯台风登陆点直播时,今日头条、腾讯、凤凰新闻等不少平台和媒体主动来要直播流。虽然直播在后半夜两三点钟进行,但全网依然有154万网友在不眠夜观看了这场直播,并与浙视频直播记者进行了互动。在直播过程中,记者通过直播间的互动评论,现场回答了台风路径信息、登陆点位置和目前风力大小等网友特别关注的问题。
该作品采用视频直播和图文滚动直播方式,报道了2019年8月10日超强台风“利奇马”在浙江温岭登陆的情况,发挥了媒体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事件报道和信息传播功能。作品时效性,现场感强,较为充分发挥了移动直播灵活、交互等特性,取得了较大影响力,体现了媒体的社会守望功能。
——资料来源:中国记协网
图13-7 《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
浙江温岭 浙视频记者夜闯台风眼》
(二)慢直播
慢直播主要指借助直播设备对实景进行超长时间的实时记录并原生态呈现的一种直播形态。[13]慢直播一般用时比较长,主要采用实时记录的形式对新闻事件进行全程直播,有助于用户了解事件的整个过程,是“直播+纪录片”的结合体。慢直播通常将摄像机架设在特定的场景中,同时借助架设在全国各地的高清、广角摄像头,聚合直播信号,展开常态化、实时直播。
这种直播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原生态地呈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用户能够通过屏幕去了解世界。在直播过程中,用户与用户之间,主播与用户之间进行实时互动,可加深对事件的认识,新闻价值进一步提升。2016年央视新闻推出了《春晚后台》系列直播,在演员化妆间、排练场等地方假设了直播机位,让用户看到了春晚幕后演员准备的全过程,为用户对春晚的体验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方式。腾讯新闻出品了《一个女孩的车站》《黑镜实验》和《熊猫交配科普直播》等直播节目。《一个女孩的车站》用直播的方式记录了最后一趟列车的运行,鼓励当时正在观看的用户实时互动,补充新闻细节,引发了社会化媒体上的爆发性讨论。
2020年,在网络新闻报道中,慢直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中,央视频新闻客户端联合中国电信,在专题页面上呈现了两所医院建设的现场,观看人数达9 000万人次以上;随后,央视频推出“珠峰十二时辰”系列慢直播,首次向全国观众360度全景呈现珠穆朗玛峰24小时实时景观变化。慢直播作为一种新型的直播形态,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直播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有网友说:“慢直播的每一分钟都将成为国家发展的珍贵镜头。”慢直播体现了移动新闻直播的亲民特征,让我们更为全面地去关注每一个群体、每一个社会现象,然后静下心来思考。
(三)定制直播
定制直播主要表现为在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赛事发生时,采用连续直播的方式进行的新闻报道。这些重大活动往往都是用户关注的民生、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因新闻事件的重大性,现场场面一般比较宏大,对于新闻直播者的专业性和严谨性都有一定的要求。这类活动在直播前,一般都需要经过新闻策划,前期需要进行信息搜集,相关背景调研,拟定直播提纲,模拟直播场景等,这些环节缺一不可。定制直播一般确定报道主题后,在正式直播之前,都会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相关报道的预热,引起用户的关注。对于这类报道而言要多角度地呈现现场,用丰富的直播内容让用户选择并接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增强用户的“在场感”。2017年人民网联合腾讯网推出了大型直播栏目《两会进行时》,从3月3日到3月15日,每天平均直播超过9小时,总时长120小时,从历史回顾、两会委员准备、特别策划、点评微博热点话题、解读报告、部长通道、两会提案等方面,全方面对两会进行的直播报道。实时直播中还穿插动画、短视频对直播进行辅助叙事,如Rap动画《word两会我做主》、动画《当民法总则遇上哪吒》,视频短片《我曾在海外迎接习主席》全方位对两会进行更深度、全面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