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给短视频新闻叙事注入新的活力

一、Vlog给短视频新闻叙事注入新的活力

Vlog作为个人视频日志应用到新闻领域,首先带来的便是新闻叙事视角以及叙事表达的变化,整个新闻叙事视角以记录者本人的第一视角展开,在严肃的新闻内容中带入了日常化与生活化的气息,能直接让用户感受到记录者本人的人格特质,容易产生“名人效应”。

2019年中国日报双语微信推出《Vlog:小姐姐的两会初体验》系列短视频报道,记录了记者“小彭”以日常化和个性化的视角向用户展现其关注的两会的重要问题,作品创新表达语态,突破圈层,整个表达极具网感,“小彭”标志性的微笑以及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等都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上引发了用户的广泛讨论,“小彭”也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小姐姐”,吸引了大批“粉丝”,从而带动了新闻事件的关注度与传播力。

其次,Vlog打破了短视频新闻固有的画面视角,Vlog在拍摄过程中有大量的自拍镜头语言,这些镜头通常是以“近景”出现,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的视觉画面感高度吻合,因此用户能与记录者产生“面对面”的交流感,这样的镜头语言进一步拉近用户跟记录者的距离,使用户产生“心理在场”感,从而更容易和用户进行平等化的互动,以此来寻找新的报道角度与话题。最后,Vlog打通了“台前”与“幕后”,过去的新闻工作者通常都是以职业性的着装以及专业化的表达出现在用户的视野之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台前”;同时一些时政类新闻内容往往也离用户的生活比较遥远,通常也处在“台前”之中,充满了“神秘感”。Vlog的出现刚刚好能够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将“幕后”的故事呈现在了用户面前。

疫情期间,中央电视台联合湖北广播电视台等专业媒体,与Bilibili、快手等视频平台推出了短视频融媒新闻作品《武汉:我的战“疫”日记》(图7-5),作品每集时长约5分钟,讲述了在武汉坚守的人们的故事,这些人包括了一线医护人员、媒体从业者、军人、志愿者等,通过他们向远离武汉的人们展现了“抗疫”背后的故事,也描绘了不同的职业背后的故事。总之,Vlog为短视频新闻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新闻更具生命力,年轻且有趣。

图7-5 《武汉:我的战“疫”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