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GRAY J, BOUNEGRU L, CHAMBERS L,等.数据新闻手册[EB/OL].蔡立,陈镜玉,陈俊玲,等,译.开放知识基金会@中国,(2012)[2021-07-15].https://xiaoyongzi.github.io/web/index.html.
[2]SARGANT N.Media convergence[J].RSA Journal, 1993,141(5444):834-835.
[3]WINSECK D.The quest for information highways and media convergence in Canada[J].Info, 1999, 1(6).
[4]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M].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5]蔡雯.“融合新闻”:应用新闻学研究的新视野[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68-71.
[6]蔡雯.媒介融合发展与新闻资源开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7):126-129.
[7]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J].国际新闻界,2006(5):31-35.
[8]蔡雯.媒介融合视野下的报业转型——从西方著名报纸的变革谈起[J].新闻传播,2007(11):8-10.
[9]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J].中国记者,2005(9):74-76.
[10]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J].中国记者,2005(9):74-76.
[11]陈力丹,付玉辉.繁荣而活跃的网络传播研究——2006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概述[J].当代传播,2007(1):4-8.
[12]陈力丹,汪露.2006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J].国际新闻界,2007(1):5-10.
[13]陈敏婷,金冠军.融合新闻趋势下的新闻报道[J].今传媒,2011,19(12):101-102.
[14]程恰.数据新闻的交互性传播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20.
[15]崔保国.技术创新与媒介变革[J].当代传播,1999(6):23-25.
[16]丁柏铨.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92-99.
[17]杜江,杜伟庭.“VR+新闻”:虚拟现实报道的尝试[J].青年记者,2016(6):23-24.
[18]方洁.数据新闻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19]冯文,孙立军.动画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20]付晓光.互联网思维下的媒体融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
[21]高钢,陈绚.关于媒体融合的几点思索[J].国际新闻界,2006(9):51-56.
[22]国内VR虚火背后折射出的三大缺陷[EB/OL].腾讯网,(2016-03-28)[2021-07-15].http://news.gamedog.cn/a/20160329/1665403.html.
[23]韩士皓,彭兰.融合新闻里程碑之作——普利策新闻奖作品《雪崩》解析,[J].新闻界.2014(3):65-69.
[24]和莹,短视频UGC新闻生产研究及模式反思[J].《青年记者》,2020(9):40-41.
[25]胡明川.网络媒介促进跨媒介合作[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33-134.
[26]黄佳念,刘书田.当“直播”涌入新闻业——移动新闻直播在新闻场景中的应用分析[EB/OL].人民网,(2017-01-09)[2021-07-15].http: //media.people.com.cn/n1/2017/0109/c409688-29009851.html.
[27]金君俐.从“图文并重”到“图文融合”——论读图时代的办报理念创新[J].新闻大学.2014(4):144-147.
[28]匡文波,王丹黎.新媒介融合:从零和走向共赢[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8):115-117.
[29]李程.浅议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2010(11):70-73.
[30]李春雨.地方台在媒介融合时代的生存策略选择[J].新闻传播,2003(2):10-13.
[31]李鲤,吴瑾.沉浸式新闻:概念辨析、叙事重构与观念反思[J].中国出版,2020(18):21-25.
[32]李齐.浅析融合新闻[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9(Z1):61-62.
[33]李沁.沉浸传播第三媒介时代的传播范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4]梁馨月.VR新闻的叙事与受众认知关系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8.
[35]林英泽.报网互动初探[J].新闻战线,2007(7):55-57.
[36]刘佳.清华大学陈昌凤:未来十年记者可能是这样工作的[EB/OL].南方周末,2020-01-10[2021-07-15].https://new.qq.com/omn/20200111/20200111A01CCU00.html.
[37]刘建明.关于报纸消亡的对话[J].新闻界,2006(1):14-16,19.
[38]刘婧一.媒介融合的动力分析[J].东南传播,2007(8):84-86.
[39]刘涛,杨烁燏.融合新闻叙事:语言、结构与互动[J].新闻与写作,2019(9):67-73.
[40]刘涛.融合新闻如何讲好故事[J].教育传媒研究,2020(3):9-18
[41]刘涛.融合新闻选题:“信息逻辑”与“流量逻辑”的对接[J].教育传媒研究,2020(01):20-24.
[42]刘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观众规模逾十二亿刷新多项传播纪录[EB/OL].新华网,(2021-02-13)[2021-07-15].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21-02/13/c_1127097350.htm.
[43]刘颖悟,汪丽.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J].传媒,2012(1):73-75.
[44]刘兆兰.VR新闻叙事及其伦理风险[D].武汉:湖北大学,2018.
[45]栾轶玫.融时代的生态重塑[J].今传媒,2011,19(1):18-21.
[46]马宁,曹培鑫,路淼.媒介融合趋势下的视觉新闻变迁——从写作观念、图文整合到全媒体革新[J].传媒.2016(5):88-90.
[47]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48]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媒介社会发展理论的阐释[J].新闻传播,2007(2):14-17.
[49]彭兰.媒介融合时代的合与分[J].中国记者,2007(2):87-88.
[50]钱军.移动、无线现场直播[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1(15):53-55.
[51]强月新,吴志龙.转型·创新·调整·融合——2006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C]//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7年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28.
[52]邱芳芳.美国VR新闻的发展现状与影响[D].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
[53]全昌连.现场实时视频直播:《新京报》两会报道的媒体融合实践[J].中国记者,2016(4):58-59.
[54]石磊.媒介融合,报业发展新支点——从报纸消亡论说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7):130-133.
[55]石长顺.融合新闻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56]宋宣谕.浅析融合新闻外延下的全媒介联动新闻中心——以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坦帕新闻中心为雏形[J].新闻传播,2013(9):47-48+50.
[57]宋昭勋.新闻传播学中Convergence一词溯源及内涵[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1):51-53.
[58]苏宏元,贾瑞欣.VR新闻的局限及其伦理风险[J].中国编辑,2018(6):21-25.
[59]苏涛.H5新闻的概念起源与技术逻辑—基于技术视角的考察 [J].新媒体研究.2019(20):1-5,12.
[60]孙大路.动画新闻的传播优势与运用原则[J].新闻战线,2016(4):63-64.
[61]谭天,赵静雯,苏慧.迈向大媒介时代——2012年度我国媒介融合评述[J].传媒,2013(01):28-31.
[62]陶喜红.论媒介融合在中国的发展趋势[J].中国广告,2007(6):160-162.
[63]童晓霞.媒介融合时代新闻记者的转型[J],视听纵横,2017(1):22-24.
[64]王金会.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业的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07(2):38-41.
[65]王磊.让直播动起来[J].中国广播,2006(9):22-23+48.
[66]王培志.场景视频的H5创新以央广两会H5“王小艺的朋友圈”为例[EB/OL].人民网,2017-3-21[2021-07-15].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0321/c120837-29157982.html.
[67]王漱蔚.媒介融合: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J].当代传播,2009(2):55-57.
[68]王晓路.发挥优势,取长补短——谈新闻媒介的融合倾向[J].新闻与写作,1999(1):33-34.
[69]吴海民.报业危局——中国媒体面临大变局——报业的未来走势和《京华时报》的战略选择[J].今传媒,2005(12):21-39.
[70]吴佳洪.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新闻生产流程创新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9.
[71]肖芃,肖赞军.新型传媒集团全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芒果超媒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50(1):135-141.
[72]肖叶飞,刘祥平.传媒产业融合的动因、路径与效应[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1):68-71.
[73]徐晓敏.融合新闻:新闻传播业的新转型[N].中华新闻报,2007-12-12.
[74]颜占领.移动直播在中国[J].东南传播,2006(12):4-6.
[75]杨于卓.新闻动画应用现状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8(5):860-863.
[76]姚易彤.国内外VR新闻现状对比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19.
[77]喻国明,戴元初.数字时代的媒介融合——美国电视的竞争策略管见[J].电视研究,2007(3):71-73.
[78]张丽萍.新媒体时代新闻业务形态的变革[J].新闻实践,2008(1):28-29.
[79]张勤耘.媒介的融合与品牌延伸[J].新闻前哨,2002(7):6-7.
[80]张雪静.媒介融合语境下的传播政策规制——基于其他国家的媒介融合政策探讨对我国的启示[EB/OL].人民网,(2013-03-08)[2021-07-15].http://media.people.com.cn/n/2013/0308/c192370-20725930.html.
[81]张镇平.国内外媒介融合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综述及人民网客户端发展策略分析[EB/OL].人民网,(2017-01-12)[2021-07-15].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0112/c409701-29019371.html.
[82]赵经天.算法新闻媒介伦理失范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9.
[83]郑晓华.我国媒介融合的内外动因解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1-5.
[84]郑瑜.媒介融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J].当代传播,2007(3):1.
[85]郑越.沉浸式体验:虚拟现实新闻的前沿应用与发展趋势[J]电视研究,2017(6):17-19.
[8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2009中国新网民上网行为调查报告[R/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07-17)[2021-07-15].http: //www.cnnic.cn/hlwfzyj/hlwxzbg/200907/P0 20120709345314806584.doc.
[8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1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R/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4-04-26)[2021-07-15].http: //www.cac.gov.cn/2014-05/26/c_126548176.htm.
[8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R/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4-04-26)[2021-07-15].http: //www.cac.gov.cn/2014-05/26/c_126548676.htm.
[8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R/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4-04-26)[2021-07-15].http: //www.cac.gov.cn/2014-05/26/c_126548709.htm.
[9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R/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4-04-26)[2021-07-15].http: //www.cac.gov.cn/2014-05/26/c_126548744.htm.
[9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R/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5-02-03)[2021-07-15].http: //www.cac.gov.cn/2015-02/03/c_1114222357.htm.
[9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R/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7-08-04)[2021-07-15].http: //www.cac.gov.cn/2017-08/04/c_1121427728.htm.
[9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R/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8-01-31)[2021-07-15].http: //www.cac.gov.cn/2018-01/31/c_1122347026.htm.
[9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R/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8-08-20)[2021-07-15].http: //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
[9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R/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9-02-28)[2021-07-15].http: //www.cac.gov.cn/2019-02/28/c_1124175677.htm.
[9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R/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9-08-30)[2021-07-15].http: //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8750.htm.
[9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R/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20-04-27)[2021-07-15].http: //www.cac.gov.cn/2020-04/27/c_1589535470378587.htm.
[9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20-09-29)[2021-07-15].http: //www.cac.gov.cn/2020-09/29/c_1602939918747816.htm.
[9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R/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21-02-03)[2021-07-15].http: //www.cac.gov.cn/2021-02/03/c_1613923423079314.htm.
[100]周栋楠.全媒体时代VR新闻生产优化研究[D].兰州:兰州财经大学,2020.
[101]周晓鹏.移动直播时代,媒体如何才能弯道超车?[J].传媒评论,2016(8):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