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内容的互动性
融合新闻是制作者与用户交流的中介,通过交互性元素的设计,让用户参与其中,在参与的过程中感知新闻信息。融合新闻报道强调的是新闻作品与用户的交互融合,通过作品的交互引起用户关注、分享,实现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社交融合。通常情况下,互动性体现为在融合新闻制作中,通过视频、图像、音频、其他文本多种形式的整合,通过多层次用户控制,将新闻信息传递出去。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新媒体创意互动一等奖作品H5《幸福照相馆》,2018年央视财经频道基于腾讯天天P图首创的“多人脸融合”技术,以“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推出的多媒体融合创意互动项目,只要上传家人的单人照片,就可一键生成不同年代的全家福,见证40年中国家庭生活的巨大变迁。多媒体融合互动H5,从春节照全家福切入,以独特视角、人文情怀、全新创意,向改革开放40年致敬。
再如人民日报客户端出品的H5《复兴大道70号》(图2-8),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背景,采用“一镜到底”的形式,通过丰富多元的场景变化与精细翔实的内容细节,描绘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岁月,记录了时代变革与社会发展的沧桑巨变。整个作品在手机端长约55屏,覆盖500多个历史事件和场景,包括4 000多个人物、500余座建筑、200余件物品,用户可手动“观览”70年发展路,并且在恢复高考等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场景里“打卡”留影。此外,产品还通过声效、动画、AI换脸等多项互动,让用户更好地体验新闻产品,实现全维度、沉浸式的体验。
图2-8 H5《复兴大道70号》
思考题
1.简述融合新闻的定义和特征是什么?
2.论述融合新闻的基本内涵。
3.智能媒体时代融合新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注释】
[1]蔡雯.“融合新闻”:应用新闻学研究的新视野[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68-71.
[2]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J].国际新闻界,2006(5):31-35.
[3]宋宣谕.浅析融合新闻外延下的全媒介联动新闻中心——以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坦帕新闻中心为雏形[J].新闻传播,2013(9):47-48+50.
[4]蔡雯.媒介融合发展与新闻资源开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7):126-129.
[5]宋宣谕.浅析融合新闻外延下的全媒介联动新闻中心——以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坦帕新闻中心为雏形[J].新闻传播,2013(9):47-48+50.
[6]李齐.浅析融合新闻[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9(Z1):61-62.
[7]宋宣谕.浅析融合新闻外延下的全媒介联动新闻中心——以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坦帕新闻中心为雏形[J].新闻传播,2013(9):47-48+50.
[8]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J].中国记者,2005(9):74-76.
[9]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C]//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媒介产业全球化·多样性·认同——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06:3.
[10]徐晓敏.融合新闻:新闻传播业的新转型,中华新闻报,2007(12).
[11]陈敏婷,金冠军.融合新闻趋势下的新闻报道[J].今传媒,2011,19(12):101-102.
[12]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J].国际新闻界,2006(5):31-35.
[13]中国记协网.新华网:两会融媒体报道凸显“技术范儿”[EB/OL].http: //www.zgjx.cn/2021-03/16/c_139814109.htm.
[14]MGC(机器生产内容)新闻是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智能收集数据和信息,实时检测新闻事件,结合新闻发生地附近的多维数据,智能进行内容分类、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稿件撰写、视频剪辑、全程配音等一系列工作,给媒体和记者提供富媒体内容的新闻线索和新闻素材.
[15]刘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观众规模逾十二亿 刷新多项传播纪录[EB/OL].新华网,2021-02-13[2021-07-15].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21-02/13/c_1127097350.htm.
[16]刘佳.清华大学陈昌凤:未来十年记者可能是这样工作的[EB/OL].南方周末,2020-01-10 [2021-07-15].https: //new.qq.com/omn/20200111/20200111A01CCU00.html.
[17]栾轶玫.融时代的生态重塑[J].今传媒,2011,19(1):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