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VR新闻的发展现状

二、全媒体时代VR新闻的发展现状

2016年是VR元年,全行业迎来了一股VR热,各领域都积极引进VR技术,新闻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窗口,“VR+新闻”的发展也使得新闻从业者开启了新的新闻制作和生产方式,新闻业开启了新的发展方向。

(一)国外VR新闻的发展

2013年,自美国中北部艾奥瓦州的纸媒《得梅因纪事报》和Oculus公司合作,推出了VR报道《丰收的变化》(“Harvest of Change”),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去展现该农场的变迁,该新闻被认为是首个VR新闻。《丰收的变化》的报道对象是艾奥瓦州的家庭农场,用户在戴上VR眼镜后可在该农产中进行参观,可真实地感受“在场”的农场环境,感受农场的“虫鸣鸟叫”,感受农场主与其他人对于农场工作的讨论。体验者通过全景式教堂活动场景,可近距离观察当时人们在教堂做礼拜的情景,该VR新闻真切地展示了美国农业社会的历史变迁和发展现状。

Vice杂志在2014年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新闻报道《纽约百万人大游行》,很多游行的人们看完这个新闻大哭说“通过虚拟现实的新闻,可以看到每个人每一处表情的细微差别”。《百万人大游行》是Vice News对2014年12月13日纽约百万人游行进行的新闻报道,该VR新闻纪录片采用全景的视角对游行者进行报道。《百万人大游行》是由三个短视频组接而成,第一段视频时长为30秒,主要表现内容为人群的游行情况。第二段视频时长为1分钟,观众可以看到人群中的人们抗议的细节场景。第三段视频时长为3分钟,通过记者Alice的引导,用户可以对不理解或不清晰的场景或内容部分进行了解,也可以看到记者对于游行者的采访内容。《百万人大游行》用户的交互程度虽然没有那么高,但全景交互视频的形式给用户带来了“在场”的真实感和震撼感。

2015年11月,纽约时报推出了一个名为NYTVR的软件,为读者免费附送了100多万套与之匹配的谷歌纸板(Google Cardboard)设备,并为用户配送“谷歌”VR头盔。同时,纽约时报的VR 视频新闻产品“每日360”(The Daily 360),使得新闻与VR产生了密切联系,是传统媒体转型的一个新的节点。

2015年,美国联合通讯社(The Associated Press)在NYTVR上进行了数篇新闻报道,并且把VR全景技术运用到巴西里约奥运会的新闻报道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2015年据美国科技新闻网站“连线”等报道,2015年美国广播公司(ABC)紧跟步伐推出VR新闻服务——“ABC News VR”,并拍摄了第一部VR新闻视频《叙利亚之旅》,视频中呈现了穆斯林的清真寺、阿拉伯基督徒的教堂、叙利亚餐厅与巴伦酒店、阿勒颇城堡、骑士堡与周边的地理环境、战后影响与叙利亚当地人民的生活等全景画面,给受众身临其境之感。

英国的天空电视台和英国卫报率先开始了虚拟现实新闻的实验性举措,如卫报开发的同名新闻客户端Guardian VR等。2016年,英国路透社也开始进行VR新闻的探索。同年,英国广播公司BBC为恐龙制作了一个360度的全景视频,成为国内外纪录片的先行者。2016年谷歌正式成立VR部门,并宣布在其视频网站YouTube提供VR直播服务[7],同年,谷歌新闻实验室(Google News Lab)与美国网络新闻协会(ONA)、奈特基金会Knight Foundation合作开发了名为“Journalism 360”项目,致力于传播VR新闻报道。

(二)我国VR新闻的发展

随着我国VR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开始进行VR新闻的探索和尝试,财经传媒是我国较早用VR进行新闻创作的媒体。2015年9月,《山村里的幼儿园》播出,影片第一次用VR虚拟现实的方式对山村的留守儿童进行拍摄、在拍摄留守儿童的同时,还关注了留守儿童的父母记忆、乡村教师等群体。该VR新闻关注贵州山区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问题,是VR技术在新闻领域的一次全新探索。2015年12月,深圳发生重大滑坡事故,财新视频深入事故现场,推出了包括《深圳垮塌事故现场》《黄金72小时营救》《深圳垮塌事故救治医院探访》在内的VR新闻系列报道。

案例:《山村里的幼儿园》

《山村里的幼儿园》由财新视频团队和联合国联合摄制,用虚拟现实的方式呈现了山村里的孩子的生活状态,在中国不同的地区取景拍摄,真实地展现了中国社会中乡村留守儿童的情况。该VR纪录片播出后,引发了很大的反响,作为我国第一部VR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类生存发展,针对重点的人物和故事进行故事的讲述。同时,该VR纪录片引入了电影级创作团队,影片中的布光、取景均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

图12-2 《山村里的幼儿园》

2015年我国主流媒体也开始进行VR新闻的尝试,人民日报、新华社在九三大阅兵中引进全景VR设备,全方位多角度展现阅兵的精彩瞬间。新京报在“东方之星客船翻船事件”,推出VR全景报道,使受众了解事故发生全过程。2015年11月,“重庆晨报”的“上游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2016年6月,上游新闻正式推出国内首个APP新闻VR频道,最主要的形态是图片展示,力求在图品新闻作品要在1分钟内完成拍摄并制作发布。2016年,我国的VR新闻大量涌现,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等为代表的主流媒体以全景图片、全景视频及VR直播等形式发布大量有可看性的 VR 新闻、纪录片、专题片,在两会期间,国内VR报道呈井喷态势。

新华网推出“2016两会特别专题”,推出一系列VR新闻报道如《总理记者会释放的民生情怀》《360度全景记录人大闭幕会》,网友可足不出户,在互联网上通过全景VR呈现的方式感受两会现场,真切感受总理的发言、两会代表提案等场景,感受中国发展,感受VR新闻的魅力。同时,“VR+Vlog”的新闻形式受到广泛关注,例如《VR Vlog 一分钟速览全国政协新闻发布会现场》的VR新闻,打破传统新闻的报道和宣传角度,用延迟动画和特效转场等方式进行两会的多角度报道,得到观众的喜爱。2016年4月,新浪网联合国内 VR 制作公司上线VR频道,在全国两会期间推出有趣的 VR 专题系列报道——《360 度人民大会堂全景巡游》,提升受众参与感和互动感。

图12-3 新华网全国两会特别专题

图12-4 VR新闻《360 度人民大会堂全景巡游》截图

2016年,新华社与专业VR制作公司合作在“新华全媒头条”公众号及网页等平台推出如《贫困村真实全景记录》《驶向幸福梦想的“天路”——青藏铁路通车十周年纪实》等VR新闻。2016年8月,央视新闻用VR新闻报道了里约奥运会,全程报道超过100小时,用360度全景展现里约奥运会的风采。2016年,“虫洞”公司发起VR新闻实验室,广州日报、重庆商报、法制晚报在内的12家传统报纸媒体成为首批成员单位,制作并在虫洞网发布VR视频。

在2017北京两会的新闻报道中,“VR新闻”栏目全程记录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常态,后期制作已经不能满足受众对于新闻及时性的要求,因此,全景相机开始逐渐在主流媒体中使用。2018年10月19日,《2018世界VR产业大会》在江西南昌举行,以“VR让世界更精彩”为主题,虚拟现实行业领域的多位嘉宾对虚拟现实的发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虚拟现实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此次产业大会吸引了如华为、联想等158家科技公司参加,参观人数共超过20万人次。

2019年2月19日,中央电视台CCTV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VR频道”,聚焦央视新闻的全景图片新闻、360度视频新闻和VR视频新闻报道,央视新闻客户端VR频道的每一篇文章都有提供图文超链接,读者可点击进入VR场景中。同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次采用全新技术——“5G + VR”技术对2019年央视春晚进行实时直播,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春晚。

图12-5 央视网VR频道截图一

图12-6 央视网VR频道截图二

2019年,澎湃新闻集体制作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全媒体报道专题《海拔四千米之上》获得中国新闻一等奖。在VR新闻中,我们不再只是一名新闻报道的普通阅览者或旁观者,而是“摇身一变”成了新闻现场的当事人或参与者,置身新闻事件之中,犹如亲身经历一般。

VR的发展和普及,使得VR新闻将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报道方式,2020年10月20日《讽刺与幽默》报社主办研讨会正式启动“人民VR”——一个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新闻传播的平台,可实现“传统新闻+技术创新”的融合。“人民VR”的终端设备是一款轻量化的可穿戴产品,通过头部设备、手柄和手势相结合,受众可通过设备,身临其境的感受不同的场景。

在2021年两会报道中,越来越多的媒体使用VR技术对新闻进行报道,例如,北京广播电视台使用“5G+VR”的融合新闻报道形式进行两会移动直播,该项目以“线上报道”+“线下体验”一体化的融合报道形式,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于2021年北京两会的全景式呈现,通过VR眼镜和65寸触控大屏设备现场展示最新VR技术,代表委员、观众可以戴上VR眼镜体验VR新闻带来的临场感和科技感。此外,通过北京时间客户端、VR全景看两会,观众可实现全景观看,对话一把手直播访谈,了解最新两会动态报道。

除了在新闻领域,虚拟现实也被运用于广电领域,如优酷土豆采用 VR 技术对某真人秀节目总决赛做了现场直播。爱奇艺、优酷、腾讯等多家媒体也纷纷推出VR视频专区。从2015年到2021年,VR技术被应用于各大媒体的报道中,我国的VR新闻发展势不可挡,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VR新闻的发展还处在探索的发展阶段,技术是推动新闻传播新形式发展的要素之一,但唯有内容上的精良才能使我国VR新闻得到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