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新闻生产
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算法新闻的定义及特征。
2.掌握算法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
3.了解机器人写作的现状。
4.了解算法新闻中的伦理失范现象。
5.思考未来智能新闻走向。
案例导学:《AI“数说”2021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1年两会期间审议“两高”报告期间,为了能够更好地为公众解析报告内容,光明网利用人工智能AI主播、视频智能合成技术,同时结合大数据技术,在当天迅速推出了相关短视频报道及相关系列图文报道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报道中的应用提升了新闻生产效率,抢夺报道时间,作品推出后,刷屏了政法系统的朋友圈,并获得广大网民点赞,与后续的报道内容联动,扩大了传播优势。
图15-1 《AI“数说”2021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正从Web2.0时代迈向Web3.0时代。第四次技术革命浪潮带来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渗透,语音识别、算法推荐、机器人写作等人工智能技术颠覆与重构了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消费等各个环节。国内外媒体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势入驻,纷纷以积极的态度拥抱变革。2014年,美联社使用Automated Insights公司开发的软件WordSmith,使用机器人写稿,写作效率非常高,在导入最新数据的情况下,机器人1分钟最快可以完成2 000篇新闻报道。在我国,字节跳动公司于2012年8月推出旗舰产品——今日头条1.0版,将算法应用于新闻分发,成为我国最早将人工智能技术置于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公司之一。除了商业媒体之外,我国主流媒体也积极探寻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新天地。2017年,新华社与阿里巴巴合资打造了“媒体大脑”,主要为新闻内容生产机构提供线索发现、采集素材、生产编辑、分发传播、反馈监测等智能化新闻报道服务,这一平台的出现也正式标志着我国首次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并服务于海内外媒体。人工智能越来越多的参与新闻传播,传媒业逐渐“智能化”,新媒体转向“智媒体”。新闻报道形式在技术驱动下越来越丰富,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个体价值正通过人机协同不断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