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新闻的主要生产机构

二、数据新闻的主要生产机构

自2006年阿德里安·哈罗瓦提提出并分享了“数据新闻”的理念之后,影响了众多的新闻从业者以及传媒行业,数据新闻的实践快速展开,部分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许多数据新闻生产机构。而我国的数据新闻实践较部分发达国家起步晚一些,但发展热情不减,数据新闻生产形成了以互联网四大门户网站发端、其他原创网络媒体平台开拓、传统主流媒体厚积薄发的态势。举例如下。

(一)互动新闻技术部——《纽约时报》

2007年,《纽约时报》就建立了一个由记者和程序员组成的团队,也就是现在的互动新闻技术部,该部门主要工作是利用技术来报道新闻。在团队内部,程序员和记者分工明确,在分工的基础上又进行通力合作,提升了报道效率,利用科技和数据发掘出深度线索。该团队位于技术与采编部门之间,致力于为《纽约时报》探索“数字新闻报道的前路”。《纽约时报》新闻应用程序小组领导杰里米·鲍尔斯曾在谈到互动新闻技术部时表示,该团队的重要工作就是让软件工程师把中心放在新闻搜集与报道上,以此来帮助团队中的记者增强搜集新闻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在跨数据平台的情况之下,团队也应该能够追逐新闻线索。

(二)《卫报》“数据博客”栏目

2009年,西蒙·罗杰斯在《卫报》网站上创办了“数据博客”栏目,罗杰斯在接受采访时对“数据博客”有充分的解读,其最早是以博客形式存在的,专门储存并向用户展示《卫报》新闻报道背后的数据集,在后续的发展中,以此为基础,添加了首页、各国和全球范围的发展数据的搜索引擎、同时将网络上和《卫报》中视觉艺术家们的数据可视化作品在栏目中予以呈现,并积极探索公共开支数据的工具。团队每天利用谷歌电子表单来分享完整的数据,分析数据并制作成为可视化作品,然后用这些数据为报纸和新闻网站提供新闻故事,该栏目目前采用众包式数据。

目前,世界各国对于数据新闻的实践均未停歇,除了老牌传统媒体有专业的数据新闻生产机构外,以Propublica、fivethirtyeight.com、Vox.com为代表的原生网络新闻媒体也在努力积极探索数据新闻的生产与表达方式。

(三)网易“数读”栏目

2011年底网易“数读”栏目上线,2012年2月9日发布了该栏目的第一篇报道《两百年来200多万中国人成功移民美国》。栏目成立后,坚持“用数据说话,为读者提供轻量化的阅读体验”的定位,将充斥在现实社会与网络中的纷繁复杂的数据进行充分的挖掘、整理、分析,最后以恰当的可视化的形式呈现,讲述数据背后的新闻故事。目前,网易“数读”栏目拥有了多元化的传播渠道,除了网页以及网易APP之外,还开通了同名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等。

图9-3 网易“数读”栏目

(四)“数据可视化实验室”——财新传媒

2013年10月8日,财新传媒成立了数据可视化实验室,主要完成其数据新闻栏目“数字说”的数据新闻生产。财新传媒利用其自身丰富的财经商务类数据资源,结合实验室团队成员丰富且多元化的可视化呈现技巧,让数据新闻不再冰冷枯燥。团队成员配合密切,改变了过去新闻生产各环节“单打独斗”的形式,用专业且科学的方式抓取、筛选、处理、

分析数据,配合交互式网页设计,用最佳的可视化形式呈现给用户。2018年的全球数据新闻奖评选中,“数字说”栏目击败了包括BBC、彭博社在内的11家全球知名媒体机构,获得了“最佳大型数据新闻团队”奖。

图9-4 财新“数字说”频道首页

(五)新华网“数据新闻”栏目

2012年11月新华网启动了“数据新闻”项目,之后一直秉持“用数据传递价值”的栏目理念。栏目在2014年进行了第一次改版,增强了整个内容的交互性体验。2015年获得了数据新闻栏目国内最高奖——中国新闻奖“中国新闻名专栏”奖项,并在随后进行了第二次改版,对整个栏目的表现形态、叙事方式等做了进一步优化。该栏目始终致力于改善用户阅读体验,希望让“数据”说话,从而使得新闻内容生动有趣,新闻信息能够赋能知识价值。该栏目自创办以来,数量、质量、以及专业化都可谓为“业界标杆”。

图9-5 新华网“数据新闻”栏目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