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形象——抽象议题的直观表达
对于如何讲好新闻故事,在全世界范围内,《华尔街日报》可称为全球讲述新闻故事的典范。“华尔街日报体”之所以备受推崇,实际上源于其对故事、人物、命运、悬念、细节等新闻要素的重视。就主题性新闻而言,如何将一个抽象的社会议题转换为公众可以微观认知和把握的具体问题,“华尔街日报体”的常见叙述思路就是从“小”处入手,也就是从小人物、小命运、小场景、小细节切入,创设一个微观接受语境,从而第一时间捕获公众的注意力。然后再以“小”见“大”,过渡到对新闻背景和主题的认知,由此实现微观故事与宏大主题的无缝衔接。
讲形象就是要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讲故事。媒体往往根据自身的定位,挖掘有意思的素材。在创作时用灵活的角度、巧妙的机构、生动的情节、细腻的刻画,还原了新闻现场中的人和事,新西兰的交互式动画Oat the Goat,就兼备这些特点,是反校园霸凌教育的优秀范本。新西兰是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家中霸凌现象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为此,新西兰教育部联合国内的创意机构,针对即将迈入小学的儿童,开展了一项预防霸凌的教育普及活动。他们用一个交互式的动画,讲述了一个经典的童话故事。让孩子们在重温温馨的动画场景中,主动体会童话背后的内涵,这个故事讲述了小山羊的历险故事。他背着小书包,带着手杖,立志要爬上最高的那座山,精致的造型设计和巧妙的镜头语言,让小山羊的形象活灵活现。走过一个山洞,听到里面传来阵阵笑声,走近一看,发现是其他小山羊在欺凌一个小怪物。故事的悬念刚刚展开,孩子们就要在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来帮助小山羊做决定,这个交互式的设置,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让他们不再是霸凌的旁观者。童话的最后,当参与霸凌的小伙伴们都改邪归正,在悠扬的音乐和唯美的画面中,他们一起登上了那座最高的山。可以说小山羊的形象不仅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还激发了他们的同理心。让他们在追问剧情,享受画面美感的同时意识到反霸凌的重要性。
图5-3 推荐图书:[美]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融合新闻的叙事,要善于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将用户认为枯燥、繁杂的新闻信息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展现出来。如财新网作品《通向留学offer的54条路》用游戏的方式,告诉用户出国要花钱,在拿到offer之前,通向留学之路的成本取决于用户自己选哪条路。用新闻游戏的方式让用户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不同的选择,每进行一次选择,界面都会出现总计需要花费的成本总额,直观形象地把最后拿下offer所花费的总额呈现出来,给用户参考和借鉴,在留学花费问题上形象的讲述了这一社会现实。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5G、动画、H5、移动直播、全息技术、虚拟现实、视频的联动下,融合新闻的形式丰富,用不同的形式讲述的新闻故事,更为形象,只有形象、有趣、生动才能吸引用户,形成传播影响力。
图5-4 数据新闻《通向留学Offer的54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