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游戏的制作流程
从游戏开发者的角度出发,一款游戏的制作通常需要三个流程,分别是游戏策划、美术设计与程序开发。游戏开发进入市场,通常还需要增加一个游戏测试环节。新闻游戏虽然本质是新闻,但其在制作过程中,主要依赖的就是游戏的制作流程,二者的差异主要集中于策划环节,在程序员与美术师的部分,主要都是交由专人来完成的。游戏测试环节则是通过反复试验,修复相关漏洞,从而使产品更好进入市场。在新闻游戏的制作流程中,我们主要将游戏策划环节与游戏制作的游戏策划环节加以区分,主要分为前期的新闻素材采集与实际的游戏策划两步,在策划完成之后的流程中,二者基本保持一致。
(一)新闻素材采集
新闻游戏立足于真实的新闻事件,作为一种新闻报道类型,在确定了选题之后,需要在进行作品制作前,充分搜集与新闻事件相关的新闻素材,包括新闻现场的环境素材采集、新闻当事人的采访等。这跟传统新闻报道中的素材采集环节基本一致,需要注意的是,新闻游戏的内容必须是真实可信的,因此所有采集的新闻素材也必须是真实的。
(二)游戏策划
在完成了新闻素材的采集之后,已经基本对新闻事件的全貌进行了了解,这时候就可以开始对新闻游戏的制作进行策划了,策划主要分为以下几步。首先是依据新闻事件进行剧本改编,将新闻事件进行节点划分,明确哪些内容是关键信息,哪些内容是次要信息,从而建立游戏规则,同时整理出多条事件发展线路,预设剧本的走向与结局。其次是细化线路中的各个环节,建立情节点。这一步骤可能会需要进行精确的推演与计算。再次是参考真实的新闻事件的基础上,搭建游戏场景,使得故事内容在场景中出现。最后是进行角色设置,包括了游戏中的NPC设定以及用户的角色设定等。在所有的步骤中,要始终围绕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开展,同时充分进行交互设计,增强用户的沉浸式体验感。
(三)游戏制作
策划完成之后,专业的程序员、美术师、音响及音乐配合将产品开发完成,并进行测试,最后推出产品。这个制作过程需要由专业的人员来对整个作品进行开发与优化。程序员通过计算机程序语言将策划书中的游戏规则进行设定,搭建整体的游戏框架,构建游戏场景,设计关键按钮等,使得新闻游戏的基本模型生成。美术师对新闻游戏的雏形进行优化,绘制人物形象、增加场景特效等等。同时还需要选择恰当的音效与音乐在作品中插入,以实现身临其境之感。作品制作完成后,进行游戏测试,再不断地进行系统优化与BUG修复,最后将作品推向市场。
《急诊人生》是由我国台湾媒体报道者推出的一款呈现台湾急诊室真实情境的新闻游戏。在确定了新闻游戏的选题之后,制作团队开始搜集新闻素材,他们对台湾多位医学中心急诊室医师进行了充分的访问与采访,并且搜集整理了台湾的急诊室救治原则、各医院病床制度、转诊调度和病患数的素材。素材搜集完成之后,依靠素材开始进行策划,首先是剧本的设计上,设计了一个玩家扮演急诊室医生完成接收病人—病患分级—协调医生的全过程的故事。在故事中,模拟了真实的急诊室环境,且根据前期采访素材,建立参数,精确计算了游戏内的病患出现数量和频率。用户角色为急诊室医生,依靠前期采访素材,设定了故事情节:用户需要依据急诊室的救治原则,为每个病患做检伤分类,并根据分类的等级安排所有病患的治疗顺序,以保证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最大化。在分类与协调过程中,用户需要参考转诊调度、医院病床制度、病人具体情况等因素。这些都是依据前期新闻素材的采集中做的真实呈现。此外,在策划中,为了平衡功能性与可玩性之间的关系,还加入了医患冲突等元素,以此提升整个故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推动故事情节走向高潮。比如:母亲因为孩子被蚊虫叮咬叫救护车送急诊;白领因为不想排门诊等案例。用户不仅需要面对这些夸张的案例,还需要时刻安抚病患情绪,如果病患生气,医生又没有及时安抚,那么就会面临游戏分数下降的惩罚。游戏策划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医生每天紧凑的工作情况,以便让玩家真实体验与理解急诊室难以想象的忙碌程度。整个作品在故事情节的设计上既贴近现实,又加入了冲突元素,让玩家在娱乐的同时,更为真实的感受台湾急诊室医师的真实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