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表现形式创新
新兴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除了“两微一端”之外,短视频新闻、H5新闻、虚拟现实(VR、AR、MR)、数据新闻、动画新闻、新闻游戏、全息投影等技术在不断拓展融合新闻的媒介形态。任何一种媒介形态都有其独特的文本特点和呈现风格,都有其不可替代的表现优势。
短视频迎合了视觉时代的文本形式要求,善于用视听语言讲述新闻故事。H5新闻拥有更大的互动性、趣味性和社交性,操作便捷。VR新闻有助于创设一种沉浸式的认知体验;MR有助于虚实结合,增强内容表现,震撼效果强。数据新闻擅长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新闻世界的数据关系。新闻游戏擅长通过游戏化的程序修辞来讲述新闻故事。
总体来说,每一种新兴媒体形式都有自身的传播特色,同时也有其不同于其他媒体的文本形态和表现语言。因此,针对既定的新闻选题和内容,融合形态策划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充分了解各种新媒体形态,结合新闻事件立意,选择最优化的表现形式来作为融合新闻叙事的承载方式。如新媒体时代的视觉消费对逼真的空间细节、沉浸式的认识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VR新闻就迅速成为一种新兴的新闻形式。在作品《天舟一号发射任务VR全景直播》中,通过VR直播,全程记录火箭发射的过程,用户通过屏幕360度观看火箭发射、火箭吊装、运转的全过程,场面震撼,沉浸式效果强。
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入选作品中,“数说70年”数据新闻可视化系列短视频产品,从消费、饮食、大国工程、数字经济、生态、外贸六个方面,充分展现人民生活在70年历程中不断改善并持续提升的发展过程。数据由单调转向丰富,数据与图像紧密结合并互为补充,不仅有助于提升信息传达的精准度,更消弭了数字在视觉上的单调乏味。数据由静态转向动态,在展现出分项数据的同时,更直观地凸显出数据对比情况及数据发展趋势,让用户在短时间内接收到大量信息,以“上帝视角”对发展全局一目了然。[7]
2021年两会报道期间,新华网紧扣两会主题,强化技术创新应用,出品了多款技术先进、形式新颖,可看、可听、可玩的融合新闻产品,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运用MR+MOCO技术推出的短视频《【创意MR艺术舞台秀】舞动“十四五”》《希望之苗 于此报告》;运用AI声像分析技术,推出了《3D立体音像分析丨这样看,政府工作报告更“声”动》;运用交互手绘长图制作了《萌新记者两会上岗锦囊》;利用H5,制作了《两会“睿”心跳》《小睿看会丨未来怎么干,国家有答案!》《小睿看会丨朗朗读书声,出彩少年时》;利用MR全息技术制作了两会特别访谈《有话问两会》,都引起了广泛关注。
如果我们仅仅在现有新闻形式上寻求突破,那便大大限制了融媒产品策划和开发的想象力。因此,融合新闻的形式策划要紧密结合新技术的变化,并用新媒体思维突破传统新闻表达的边界,同时学会征用其他文化形态和娱乐形态为新闻生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