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
本文将主要分析三组自变量对于县级人大代表履职积极性的影响,包括选举激励、政治身份和政治态度,这三组自变量将被逐步放入回归模型中。同时,本文还控制性别、年龄、民族、教育水平以及是否连任等变量。
1.选举激励
选举激励是本文的主要解释变量。从文献评述中可以看到,已有研究认为选举的竞争激烈程度和连任意愿是选举激励最重要的要素。考虑到我国人大代表选举中提名环节的重要性,本文将从三个层面测量选举激励,一是代表主观认知的提名方式;二是代表感知的选举竞争激烈程度;三是代表的连任意愿。
第一,代表主观所认知的当选本届县级人大代表的提名方式。我们假设,认为自己是“代表提名”的人大代表履职积极性会更高。问卷中的问题是“请问您当选本届县级人大代表的提名方式”。本题共有5个选项,“上级党组织‘戴帽’下达”、“本级党组织直接或通过主席团提名”、“本级党组织通过选民或代表联名提名”、“选民自主联名提名”和“不清楚”。填写上述选项的代表分别占5.0%、9.0%、37.3%、45.1%和1.4%,另有2.3%的受访者没有填答。我们将填答“不清楚”的受访者和未填写的代表的该变量取值处理为缺失值。考虑到在实际过程中,选民提名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45.1%的代表认为自己是选民自主提名,这个比例显然会高于实际的选民提名比例。由于人大代表有可能并不清楚自身获得提名的方式并选择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选项,因此,这个“提名方式”实际上是代表主观认知的提名方式。
第二,代表感知的选举竞争的激烈程度。虽然大部分的代表一旦获得提名就能够顺利当选,但是这不意味着没有来自各方面的潜在竞争。由于我们无法知道实际的选举竞争激烈程度,无法了解差额选举比例和选票情况,所以,本文使用人大代表对于选举竞争程度的主观判断作为变量。答题者被要求对此次选举是否激烈做出评价。供选择的答案依次为“不太激烈”、“一般”和“比较激烈”,有效填答的样本分别占8.1%、52.9%和39.0%。该变量为定序变量,取值越大说明代表认知的选举竞争的激烈程度越高。上面的数据显示,在现行的选举制度下,县级人大代表选举存在着一定的竞争性,有不少代表反映选举的竞争比较激烈。
第三,代表的连任意愿。我们询问代表“是否希望下届连任”,选项分别是“不希望”、“无所谓”、“希望但顺其自然”和“希望并积极争取”,有效填答的受访者分别占2.8%、5.6%、42.3%和49.4%。该变量也是定序变量,取值越大表明代表的连任意愿越强。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人大代表有连任的意愿,但有的代表会积极地争取连任,另一些则顺其自然。
2.政治身份
如文献综述所示,政治身份是可能影响代表履职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代表的党员身份、行政级别和专兼职。因此,本文将考察县级人大代表三种相应的政治身份,包括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和专职代表。统计显示,在有效填答的受访者中,77.1%的代表是中共党员;42.1%的代表是领导干部,即拥有行政级别;20.7%是专职代表。上述数据表明,人大代表中大多数是中共党员,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并有相当高比例的代表是领导干部。此外,在兼职代表制下,兼职代表仍然占绝大多数,专职代表的比例很低。
3.政治态度
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的优势,将政治态度相关的变量纳入分析模型之中,将其作为另外一组主要解释变量。本文将从由高到低的三个层面来测量人大代表的政治态度,即一般的政治价值观、对现有政权的政治支持以及对政策的满意度。第一是权威主义价值。问题是“只要一个领导真正做到勤政爱民,为民做主,他/她是否由民主选举产生并不重要”,答题者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和“非常同意”五个答案中进行选择。有效回答的受访者依次占2.5%、23.3%、11.2%、36.3%和26.8%。该变量的取值越大,表明代表的权威主义价值观念越强。上述数据表明,过半数的代表有较强的权威主义价值观念,他们并不太强调民主选举的重要性。
第二是政权支持。本文用四个问题来测量回答者的政权支持度,即“生活在现在的制度下我很满意”、“对于当前中国来说,稳定压倒一切”、“我觉得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了保护”和“政府推行的价值观和我的价值观是一致的”。每个问题都有五个答案,即“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和“非常同意”,分别编码为1、2、3、4、5。可以看到,对于“稳定压倒一切”的赞同度最高,均值为4.48。对于“政府推行的价值观与我的价值观一样”的赞同度最低,均值为4.08。这四项的得分加总为“政权支持”的变量。
信度检测显示,Cronbachα=0.831>0.7,说明这几个问题的内部一致性很好。如表2-4所示,回答者的“政权支持”的均值是17.05,显示县级人大代表的政权支持程度相当的高,同时,标准差相对比较小。
表2-4 政权支持程度
第三,政策满意度。问卷用三个问题来测量人大代表的政策满意度,分别涉及到经济、社会和政治三个不同的政策领域,即“我们还想了解一下您对政府的政策较为有效地缩小了贫富差距这一说法的看法”、“我们还想了解一下您对政府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卓有成效这一说法的看法”以及“我们还想了解一下您对党和政府打击腐败的决心是坚定的这一说法的看法”,要求调查对象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和“非常同意”五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它们分别编码为1、2、3、4、5。从表2-5可以看到,对党和政府打击腐败的决心的满意度最高,均值为4.32。对环境治理的成效满意度最低,均值为3.53。这三道题的得分加总为“政策满意度”的变量。信度检测显示,Cronbachα=0.756>0.7,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调查对象总体政策满意度也较高,均值为11.43。
表2-5 政策满意度
4.控制变量
本文的控制变量包括了已有研究中提到的各种人口特征,即代表的性别、年龄、民族和受教育水平。同时,我们还特别控制了代表是否是连任的代表。因为本次调查的县级人大代表都是在2011—2012年间换届的,而本次问卷调查在2013年底到2014年初进行,调查对象在本届的任职时间大约为两年多。相对而言,连任代表任职时间更长,较之于新上任的代表而言,投票的机会更多,投过反对票和弃权票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因此,我们控制了代表是否连任这个变量。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效填答的样本中,女性占26.3%,男性占73.7%;25岁及以下的代表占0.3%,26—35岁的代表占11.7%,36—45岁的代表占39.2%,46—55岁的代表占36.7%,55岁以上的代表占12.1%;汉族代表占76.6%,少数民族代表占23.4%;0.1%的代表没受过正式教育,0.9%的代表为小学学历,13.2%的代表为初中学历,22.0%的代表为高中(职中、技校或中专)学历,23.1%的代表为大专学历,33.6%的代表拥有本科学历,7%的代表拥有研究生或以上学历;此外,40.5%的受访者是连任的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