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争成功条件的稳健性分析
2025年08月10日
(二)抗争成功条件的稳健性分析
有人可能会认为,在“惨胜”的结果中,抗争者付出了重大代价,与失败更为类似,应编码为0.4而不是0.6。考虑到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结果对编码取值具有一定的敏感性[82],有必要对分析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
笔者对“惨胜”重新编码为0.4并重复上文的分析,所得结论基本不变。在单因素分析中,除“新媒体介入”外,其他解释条件均不是抗争成功的必要条件;所有的解释条件均不是抗争成功的充分条件,其中“中央政府干预”和“央媒支持”的一致性得分降低为0.72和0.71。这表明,当我们提高抗争成功的标准时,抗争结果更难被单一因素所解释。接下来,作者重复分析各理论对抗争成功的解释力。结果显示,资源动员与抗争策略无法有效解释抗争成功,而框架与政治机会对抗争成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就框架而言,我们识别出与上文一样的因果路径,它们的总覆盖率为0.397。然而,当我们提高抗争成功的标准时,需要“直接干预”、“央媒报道”和“有利的客观机会结构”同时存在,抗争才会成功,该路径能解释约46.5%成功的案例,其解释力依然大于框架的解释力。
笔者进一步考察了中央政府干预和央媒支持性报道这两个变量赋值规则对结论稳健性的影响。笔者将中央回应但态度中立重新编码为0.7并重复分析,结论保持不变。类似地,即使将央媒支持性报道变量中的0.4和0.6重新编码为0.3和0.7,结论也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