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 言
因果关系是政治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研究中追求的“圣杯”。按照科学主义的传统,因果关系是可以被观察并测量的。然而,在这个共同前提下,学者们对因果关系的本质及形态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使不同研究方法(比如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区别开的往往是对因果关系的不同构建和理解。对于不同的研究对象而言,因果关系的形态也有所区别,比如,充分条件更经常出现在对宏观现象(例如民主和战争)的原因分析中,而越来越多的关于政治态度和行为的原因分析开始遵循实验的逻辑。
亨利·布雷迪(Henry Brady)非常精彩地总结了理解和构建因果关系的四种逻辑和传统。[2]在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系统介绍国外政治学界围绕因果关系展开的讨论,梳理每种逻辑和传统的表现形式、发展应用及优缺点,以期为国内政治学研究中的因果推断提供基础性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