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学科都离不开数学作为基础理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大学数学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显得格外重要,不仅要求老师要准确无误地将理论知识和解题技巧传授给学生,还要让学生领略到数学文化的魅力,提升数学思维,学会将数学思想贯穿生活及工作的方方面面,才能学会让数学独有的特性发展创新能力促进社会的发展。

根据数据反映,我国60%以上的大学数学老师在备课时,考虑的是钻研教材、设计教法;我国普通高校80%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很重要,但只有40%的人对数学感兴趣。无论是出于主观还是客观原因,大多数学生都有希望老师改进教学方法的要求和愿望。

因此,大学数学老师应与时俱进,变研讨教材为激发学生潜能,让大学生不再是灌输式学习数学,而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主进行学习。本书从数学教学的概念和常规教法入手,提倡大学数学的创新教学模式,如活动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中。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创新型学习的教学方法很好地实现了从讲堂到学堂的空间转变、从先教到先学的时间转变、教师从“教授”到“教练”的角色转变。另外,本书还详细论述了大学数学思维的培养以及数学建模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数学课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是高校专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它不仅对后续学习的许多专业课程产生直接影响,而且对学生的理性思考、创新培养和优质素养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是保障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存在一些制约高校数学教育发展的问题,如落后的教学观念、个别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不合理等。因此,大学数学教育必须立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不断改革创新,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高水平、全方位的优秀人才。然而,大学数学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将一定的原则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素质教育的要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改革发展的需要、改革和更新课程内容联系起来,提高大学数学教育的质量,充分体现大学数学课程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数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