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的大学数学教学的要素
(一)重视认知规律
要想提高大学数学教学的效率水平,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到学生的数学学习特征,保证数学教学能够最大化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学生认知结构和心理规律为基础的数学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拓展,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配合度,通过师生的协调配合,保证数学教育的整体效果,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
(二)科学评价手段
科学合理的数学教学评价以及对数学教学结果的反馈,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发挥着优势作用。要想提高数学教育的整体效能,让课堂教学更加合理有效,就必须发挥教学评估的作用。为了提高评价效果,需要在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的设置方面进行改进,运用丰富多样的评价手段。同时,需要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结合起来,让广大师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评价当中,更加协调合理地对数学教育进行优化改进,增强教学效率与效果。
(三)现代教育技术
高效率的数学教育应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反映现代数学教育的特点。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教育领域当中的广泛应用,让传统的数学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拓展了数学教育的空间与范围,促进了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变革。在未来,要想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教学质量,就要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应用。[1]
(四)增强效率意识
在全面提倡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大环境之下,教师和学生应正确认识自己,提高效率意识,增强时间观念,并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来优化教学状态,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在教学当中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提高教学效率作为根本教育原则,进而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调动学习兴趣
如果要从心理学角度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划分的话,可以分为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高效率的数学教育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与指导,明确学生的主体价值,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数学应用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