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三月末的一个夜晚,我和朋友L在他古村的工作室小聚。那时雨已经下很久了,从冬天下到春天,天潮潮地湿湿,一点没有要停的意思。他架起炭火,我们围炉而坐。在雨水中快要发霉的心事,这个时候开了闸,兴起处他聊起自己的一些“特殊体验”。

“你知道吗?我常感觉到有精灵。”忆起儿时的往事,他变得越来越健谈,“小时候我跟爷爷住在山上的窑洞里,一到夏天的晚上,万籁寂静的时候,我就听见精灵在外面,在树叶上,在风里面穿梭,对了,就像宫崎骏动漫里的龙猫!”我安静而体贴地听着他将此类情景一一道来,不时点头回应。

“你发现,在日常生活背面有一个神秘的场。”我停顿了半晌。炉火里烤的红薯熟了,发出清香,我们分别钳出一个,抬起脸继续交谈。“对,很真切的场,只是长大后,渐渐弱下来了。”

这一晚,我们聊到把他刚买来的一小袋木炭都烧光了,茶水接连换了两壶。我脑海里反复与他描述的星光满天的夜晚,深山的窑洞,还有那一阵轻灵而神秘的脚步共情。绿野仙踪,对的,我在旷野里,不也发现了他留下的蛛丝马迹吗?不过我所遇见的,不是L口中轻盈的精灵,是一个更有威仪、更沉穆的所在。

旷野,当我们轻声念出这个词,上颚缓缓往口腔深处退,思绪和舌尖便会接着往时空的无限深处延伸。诗意,辽远,新鲜又荒莽,包罗万象又单纯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