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机】
2025年08月10日
【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归纳起来不外乎虚、实两个方面。虚者可因素体虚弱、肝肾不足,或后天损伤、营阴暗耗,或脾虚不运、化血乏源,以致血海空虚,下之亦少。实者因痰湿瘀血阻于冲任,以致经行不畅,血量减少。
女子以血为主,月经为血所化,而血来源于脏腑,五脏中肾藏精,精化气,精生血;肝藏血及调节血量;脾主统血,为气血化生之源;心主血脉;肺主气,气帅血。所以,月经不调与脏腑功能失调及气血失调密切相关,特别是与肾、肝、脾的功能失调有着直接关系。月经是肾气、天癸、冲任、胞宫协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血同源,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则先天之精化生的天癸在后天水谷之精的充养下成熟,促使月经来潮。同时,冲任二脉出于胞宫,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对月经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傅青主女科》认为:“经水出诸肾……经原非血也,乃天一之水,出自肾中。”《医学正传·妇人科》曰:“月经全借肾水施化,肾气既乏,则经血日以干涸……渐而至于闭塞不通。”可见,月经正常与否和肾的关系非常密切。肾精不足,致胞脉空虚,血海不能满盈,甚或无血可下,则发为本病。《临证指南医案》强调“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血液充盈则冲脉盛满;肝主疏泄,能调节一身之气机,肝气条达则任脉通利,从而胞宫得养,经事正常。若久郁伤肝,肝失条达,气血运行受阻,血海不能满盈则致少经。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之运化功能是否正常对月经的来潮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若脾失健运,气血化源不足,血海不充,同样可致本病。本病在临床中有血虚、肾虚、血瘀、痰湿等不同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