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

病例1:吴某,女,32岁,已婚,2004年8月11日初诊。

主诉:产后7年,未避孕未怀孕3年。

现病史:患者自诉7年前曾足月顺产一男婴,4年前小孩不幸夭折,患者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月经周期开始紊乱,或提前,或错后。患者近3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未怀孕,现月经愆期,经量多少不定,色暗,有血块,经前乳房胀痛,胸胁不舒,小腹胀痛,精神郁抑或烦躁易怒,舌淡暗,有瘀点,脉弦。患者15岁月经初潮,既往月经正常,量中等,色红。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分泌物量中,色白,无臭,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常大,无压痛,双附件未及包块,无压痛。外院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提示:左侧输卵管不通,右输卵管通而不畅。外院建议行手术治疗,患者不同意,转到我院要求中药治疗。

诊断:继发性不孕症(气滞血瘀型)。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通络。

处方:①内服方:开郁种玉汤加减。

当归10g,白芍10g,白术10g,茯苓10g,炮山甲12g,香附10g,川楝子5g,王不留行12g,三棱10g,莪术10g,菟丝子10g,巴戟天10g。日1剂,水煎服,行经期则停服。

②直肠点滴方:膈下逐瘀汤加减。

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桃仁10g,枳壳10g,延胡索10g,五灵脂10g,牡丹皮10g,乌药10g,香附10g,甘草5g。日1剂,浓煎100mL,保留灌肠。

同时每天配合腹部微波理疗30分钟,9次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经期停用。

内外合治1年后,患者月经周期正常,量中等,腹痛消失,2005年12月停经后诊为妊娠,后生一女婴,母女平安。

按:本例患者病起于强烈精神刺激,肝木郁而不舒,气机不畅,气滞则血瘀,瘀阻胞脉胞络,冲任不通不能摄精成孕,故而不孕。选用开郁种玉汤为主方加减治疗,方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木郁则克脾,脾虚运化失常,故用白术、茯苓以健脾利湿;炮山甲、王不留行、三棱、莪术活血散瘀通络。其中炮山甲为治疗本病的要药,因炮山甲不仅能破血,还有搜剔通络之功。《医学衷中参西录》云:“穿山甲,味淡,性平。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滞为病,皆能开之。”香附、川楝子疏肝解郁;肝为肾之子,子病则治母,故加菟丝子、巴戟天补肾以涵肝。上药合用,使输卵管通畅而得孕。

病例2:吕某,女,34岁,已婚,2003年8月5日初诊。

主诉:人工流产术后11年,未避孕未怀孕9年。

现病史:患者自诉11年前曾行人工流产术,9年前结婚,婚后至今未避孕未怀孕。患者平素常觉腰酸,头晕耳鸣,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暗,行经时小腹略有刺痛,末次月经2003年7月7日。外院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提示:双侧输卵管积水不通。B超监测有成熟卵泡,精子抗体(AsAb)阴性,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阴性,男方精液常规无异常。刻诊:面色晦暗,自觉头晕耳鸣,腰酸,怕冷,夜尿频多,舌质淡暗,苔白,脉沉迟。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后位,正常大小,无压痛,双附件未及包块,无压痛。

诊断:继发性不孕症(肾虚血瘀型)。

治法:补肾健脾祛湿,活血化瘀通络。

处方:①内服基本方:皂角刺10g,炮山甲10g,穿破石12g,赤芍12g,茯苓12g,泽泻10g,薏苡仁20g,菟丝子12g,枸杞子12g,鹿角胶10g(烊化),巴戟天12g,甘草5g。随证加减,日1剂,水煎服,行经期停服。

②直肠点滴方:少腹逐瘀汤加减。

当归10g,川芎10g,五灵脂10g,蒲黄10g,肉桂3g,小茴香5g,延胡索10g,没药10g,商陆6g,茯苓12g,皂角刺10g。日1剂,浓煎100mL,保留灌肠。

每日加腹部微波理疗30分钟,9次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两天,经期停用。

两年后患者来告知已妊娠3个月。

按:患者人工流产术后肾气损伤,肾虚血行迟滞,涩滞成瘀,瘀阻胞脉、胞络,不能摄精成孕而致不孕。所用之内服方是陈慧侬教授多年的经验方,方中鹿角胶、巴戟天、菟丝子温肾壮阳;枸杞子滋肾填精,与鹿角胶、巴戟天、菟丝子配伍,体现阴中求阳之意;皂角刺、炮山甲、穿破石破血散瘀通络;赤芍活血化瘀;肾虚不能暖土而致脾虚,水湿运化失常,停聚于输卵管内而形成积水,故用茯苓、泽泻、薏苡仁以健脾利水;再加直肠点滴方中之商陆、茯苓,其利水消肿之力更强。商陆为陈慧侬教授治疗输卵管积水的必用之品,《本草纲目》云:“(商陆)其性下行,专于行水,与大戟、甘遂盖异性而同功。”甘草健脾缓中并调和诸药。全方配伍严谨,药证相符,故取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