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闭经
李某,18岁,未婚,2003年7月8日初诊。
主诉:经期延后1年余,停经2月余。
现病史:患者14岁初潮,初潮后月经尚正常,近1年多来月经逐渐延后,先由2~3个月一潮发展到半年未至。2003年4月22日服用黄体酮后月经来潮,但量少,色红。现月经已两月未潮。B超提示:子宫小,余未见异常。症见腰痛,小腹痛,乏力,多梦,白带多,纳差,形体消瘦,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闭经(肾精亏虚型)。
治法:补肾填精。
处方:当归20g,熟地黄20g,仙茅10g,淫羊藿10g,白术15g,鸡血藤15g,菟丝子15g,茯苓12g,香附12g,蛤蚧末4g(分两次冲服)。30剂水煎服,分两次服,日1剂。
2003年8月21日二诊:服药后,月经于7月15日来潮,经行5天,量多,色红,有较多血块,继服上方。
2003年9月22日三诊:此次月经于9月16日来潮,经行5天,色红,量中,带下正常,苔薄,脉细。继服上方加枸杞子15g,其后继续调治半年,以资巩固。
按:对于闭经的治疗原则,陈慧侬教授认为应遵循“虚者补而通之,实者泻而通之”的原则,虚实夹杂者当补中有通、攻中有养,切不可不分虚实概以活血理气通之。特别是虚者因血海空虚、源断无血可泻,若一概泻而通之必会伤及脏腑、气血、经络,适得其反。只有通过补益之法,使气血恢复,脏腑平衡,血海充盛,则经自行。若因病而致经闭,又当先治原发疾病,待病愈则经可复行;若经仍未复潮者,再辨证治之。同时需注意用药时不可过用辛温香燥之品,因为辛温香燥之药有劫津伤阴之弊,即使应用也须配以养血和阴之品,使气顺血和,则病自愈。用补药应使其补而不腻,应补中有行,以利气血化生。陈慧侬教授特别指出治疗闭经的目的不是单纯使月经来潮,见经行即停药,而是恢复或建立规律性月经周期,或使患者正常连续自主有排卵。一般应以3个正常月经周期为标准。
本例患者的闭经乃先天肾气不足所致,治疗只能以滋养为主,稍佐通利,方中熟地黄、仙茅、淫羊藿、菟丝子、蛤蚧能温肾滋肾,体现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疗法则;当归、鸡血藤能养血又能活血能经;香附疏肝利气而通经。全方滋而不腻,温而不燥,补而不滞,通而不散,故能收到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