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

对于阴吹的发病机理,历代医家各有学说。该病最早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张仲景认为阴吹的病因是大便秘结,压迫阴道变窄,浊气通过狭窄之处而发出阴道排气声,且连续不断。治疗用膏发煎,以润导大便,缓解阴道紧张,则阴吹自消。尤在泾曰:“谷气实者,大便结而不通,是以阳明下行之气,不得从其故道,而乃别走旁窍也。猪膏发煎润导大便,便通气自归矣。”徐忠可认为:“下泄与下陷不同,下陷为虚,下泄者,气从阴门而泄出,故曰阴吹。吹者,气出而不能止也。”吴谦认为,阴吹的病机是胃气实而肾气虚也,《医宗金鉴》指出:“肾虚不固,则气下泄,阴吹而正喧,谓前阴出气有声也,此谷气之实,谓胃气实而肾气虚也。以诃黎勒丸,固下气然而泻谷气也。”吴鞠通认为,阴吹的病机是“痰饮蟠居中焦”,并在《温病条辨》中云:“饮家阴吹,脉弦而迟,不得固执《金匮》法,当反用之,橘半桂苓枳姜汤主之。”孙一奎则认为病机是中气不足,他在《赤水玄珠》中说道:“屁从子户中出,以补中益气汤,加酒炒黄连。”近代医家盂俊琴在所著《济生精华》中云:“妇人阴中矢气,称为阴吹,大肠津藏枯少,谷气结而不行,猪膏发煎主之;若大便不实者,诃黎勒散治之。”目前人们根据临床实践,总结前人经验,认为阴吹主要是胃气下泄,不循常道,迫走前阴。其机理归纳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