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是妇科常见的盆腔良性肿瘤,好发年龄在30~50岁之间。中医文献中没有子宫肌瘤的病名,根据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带下增多、腹内肿块等,归属于中医“崩漏”“带下”“癥瘕”等范畴,尤其与《内经》记载的“石瘕”颇为相似。临床患者大多无不适症状,一般由常规体检中的妇科检查或超声检查发现。中医学将腹部肿块称为“癥瘕”及“积聚”。其中,肿块部位不固定、时有时无、无形可及者称“瘕”“聚”,肿块固定不移、有形可及者称“癥”“积”,故子宫肌瘤属于“癥积”范畴。《内经》首载“石瘕”,《金匮要略》首提“癥病”,《诸病源候论》称之为“癥瘕”,并依病因、病形分别命名为七癥八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