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七

田 七

田七首载于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一本广泛收集各民族民间用药经验的药学巨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田七“生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采根曝干,黄黑色。团结者,状略似白及;长者如老干地黄,有节。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可以“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仆杖疮、出血不止者,嚼烂涂之,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产后服之亦良”。田七又名人参三七,主产于岭南滇桂之壮族聚居地区,是壮族先民首先发现,并从野生引种成功而广为应用的壮药。

现代研究表明,田七主要成分为三七皂苷、黄酮甙。其皂苷中所含单体以人参皂苷Rg1和Rb1为主,还含有皂甙苷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

药理研究证实,田七总皂苷可缩短血凝时间,影响血小板聚集并使全血黏度下降。黄酮甙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状态,从而具有止血活血,防治心血管病作用。另外,黄酮甙还可降低转氨酶的活性,增加血清蛋白含量,达到保护肝脏的目的。由于其能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降低血压、血脂,对妇科病及老年病大有补益。而三七所含人参皂苷与人参中成分相似,故滋补功效不言而喻。

陈慧侬教授在应用田七治疗妇女月经病、恶露不绝、不孕症等妇科病症方面积累有丰富的经验,现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