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子宫腺肌症
2025年08月10日
2.子宫腺肌症
吕某,女,43岁,2003年8月1日初诊。
主诉:周期性腹痛26年。
现病史:患者自诉26年前开始出现周期性腹痛,呈胀痛,痛引腰骶,痛时拒按,以月经第1天为最甚,且呈进行性加重;月经量多,色红,质稠,有血块,块下痛略减。曾院外就诊,B超检查提示子宫腺肌症,曾中西医治疗无效,今慕名来诊。末次月经2003年7月5日,就诊时正值经前期,自觉口干苦,脘闷,大便不爽,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厚,脉略滑数。
西医诊断:子宫腺肌症。
中医诊断:痛经(湿热瘀结型)。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处方:内服中药以三妙散合金铃子散加减。
黄柏12g,苍术12g,薏苡仁20g,茯苓12g,川楝子12g,延胡索12g,三棱10g,莪术12g,两面针10g。每日1剂。
外用:两面针20g,白花蛇舌草20g,水蛭5g,全蝎10g,十大功劳20g,三棱12g,莪术20g。日1剂,浓煎100mL,直肠点滴。
连用5天后月经来潮,自觉腹痛较前减轻,嘱以后于月经前1周复诊。连续6个月经周期,经期腹痛消失,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按:子宫腺肌症属中医“癥瘕”范畴,其基本病理是瘀血停滞,瘀血的形成有因于寒、有因于热、有因于气滞,还有因于湿阻。本例患者素体湿热内蕴,湿热之邪流注于冲任,蕴结胞中,与血相搏而成瘀,瘀血阻滞于胞宫胞脉,日久成癥。经前、经期气血下注,子宫、冲任气血壅滞更甚,不通则痛,故周期性伴随月经来潮而出现疼痛。湿热瘀结,理当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故方选三妙散合金铃子散加减。方中黄柏、白花蛇舌草、十大功劳、大黄清热除湿,苍术、薏苡仁、茯苓健脾除湿,川楝子、延胡索疏肝理气止痛,加两面针以加强其理气止痛之功,三棱、莪术活血祛瘀,水蛭、全蝎散结消癥。诸药共用,使湿热得除,瘀血得散,气机畅行,故疼痛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