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少儿彩绘版》简介
《天工开物:少儿彩绘版》这本书是由李劲松创作的,《天工开物:少儿彩绘版》共有155章节
1
“少儿万有经典文库”学术顾问
周忠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古生物学家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金 波 著名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首都师范大学...
2
文前彩插
...
3
序
宋应星(1587—约1666),中国明末著名科学家,字长庚,汉族,奉新(今属江西)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举于乡。崇祯七年(1634年)任江西分宜教谕,崇...
4
目录
...
5
第一部分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天工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事物而既万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后识之,其与几何?万事万物之中,其无益生人与有益者,各载其半。世有聪明...
6
冲破桎梏的《天工开物》
...
7
“巧夺天工”和“开物成务”
《天工开物》的书名取自《易·系辞》中“天工人其代之”及“开物成务”,又是用“巧夺天工”和“开物成务”两句古成语合并而成的。“巧夺天工”是指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
8
桎梏中的搏杀
明中叶以后,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的日趋腐朽,导致社会制度严重限制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在这严峻的势态下,一批伟大的学者勇敢地从中搏杀而出。他们秉承了中国古代科学家...
9
从钟鸣鼎食到食不果腹
...
10
曾经的名门望族
宋应星,字长庚,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生于江西新吴北乡雅溪牌坊村(今宜春市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卒于清顺治年间。 宋应星的家族在元代以前本姓熊,适逢元、明世...
11
家道中落,亲历生产
由于宋应星的祖父早逝,当时其父尚不满周岁,宋家运道开始走下坡路。宋应星的母亲魏氏嫁到宋家不到两年,宋家便遭火灾,从此家道中落。据宋应星的胞兄宋应升记述,当时宋家...
12
天生我材必有用
...
13
少年聪颖,出口成章
少年时代的宋应星灵敏聪颖,几岁时便能赋诗填词,做文章,而且英气逼人,矫健峻拔,气宇不凡,常令大人们为之赞叹。据说有一次教馆的先生规定学生每天早晨背七篇生文,背不...
14
宋应星与《梦溪笔谈》
货郎的包装纸 宋应星从小喜爱读书,涉猎极广,对有关生产实践和自然科学的书籍更是兴趣极大。他在15岁那年,听说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一部价值很高的科学著作,堪称...
15
改良思想的影响
长大一些后,宋应星又求学于新建学者邓良知。而后,又拜在南昌府著名学者舒曰敬的门下求学,与涂绍煃、万时华等人同窗。舒曰敬的这些弟子后来都成了明末时期江西有名的学者...
16
《本草纲目》对宋应星影响深远
在宋应星求学期间,发生了一件我国科技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明末著名科学家李时珍的旷世之作《本草纲目》问世,反响极大。江西巡抚夏良知等人为广泛传播《本草纲目》,便在...
17
踏上科举之路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宋应星与哥哥宋应升赴省城南昌参加乡试。考试极为成功,兄弟二人同时中举。参加这次乡试的江西考生有1万余人,只有109人中举,其中宋应星...
18
万里跋涉积累了大量资料
初次会试的失利,并未使宋氏兄弟失去希望,他们决定继续应试。于是,他们先后五次北上考试,然而都未能高中。接连五次落第,宋氏兄弟的希望完全落空了。最后一次应试时,宋...
19
放弃科举,开始搞实业
从宋应星29岁第一次北上参加会试算起,经历了十几个春秋,到他最后一次跋涉万里去京师应试时,已是45岁步入中老年的人了。从沿途耳闻目睹的许多腐朽的社会现象中,他看...
20
《天工开物》的诞生
...
21
在沉默中爆发
在当时来说,能做出这样的抉择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在封建社会,人们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士大夫们历来鄙视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这就造成了越来越脱离实际的学风。...
22
废寝忘食地著书立说
宋应星在分宜县任教谕的4年,是他一生中学术成就最为辉煌的一段时间。在任期间,宋应星授课之外闲余时间较多,而且又能接触到许多官府收藏的图书资料。所有这些,都为他从...
23
动荡年代的一剂强心针
宋应星生活的年代,正处在动荡不安的旋涡中。内部,政治腐败,连年灾荒,农业生产遭受极大破坏,百姓流离失所,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外部,北方女真族崛起,其军队节节进逼,...
24
誓不仕清,辞官隐居
宋应星是一位博学多能的科学家,他不但谙熟多项工艺生产技术,而且对天文、音律,以至人生哲学、时事政治都有研究,而且颇具造诣。4年中,他就曾刊印了《画音归正》《原耗...
25
了解中国科技史的一把钥匙
...
26
不要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
《天工开物》明刊本分上、中、下3卷共18章,全书共53000字,并插图123幅。从内容上看,《天工开物》几乎涉及当时农业、手工业所有分支的各类生产技术。本着“贵...
27
用砒霜当农药
《天工开物》一书记述了农业、手工业生产中的先进技术成就,这也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明代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我国的技术工艺水平与西方先进国家...
28
纺织技术还是遗传科学?
纺织方面,作者介绍了我国奇妙的、以人工杂交法育出新蚕种的先进技艺,以及通过蚕浴、排除病蚕实行人工淘汰的科学方法。这一成就与其说是我国传统农业科学所取得的成功,不...
29
冶金与采矿的先进技术
《天工开物》中《五金》一章,是中国古书中论述金属矿产开采与冶炼技术的最全面、最详细的文献。作者在这一章里记载了我国冶金技术领域的许多发明创造及其在明代的发展,如...
30
精确的数据,精美的插图
《天工开物》不但对所涉及的生产过程予以详细叙述,同时还特别注意在物料、能源和器械方面给出具体的技术数据和工艺操作图。对各种技术过程予以定量描述,是这部书的一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