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形射击火器
2025年09月26日
管形射击火器
管形射击火器,是中国古代用竹、纸、铜或铁做枪筒发射火药的武器。最初将火药筒绑在长枪的头部,临阵时,先喷射火药,杀伤敌军,然后持枪格斗。后来逐渐以竹和铜、铁做枪筒或炮筒,利用火药发射弹丸,以杀伤敌军。
突火枪 南宋时期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突火枪。当时的突火枪已经具备了管形射击火器的三个基本要素—身管、火药和弹丸,堪称世界枪炮的始祖。
铜火铳 是元代创制的金属管形射击火器。铜火铳由前膛、药室和尾銎(qióng)构成,药室装火药,上方有火门,前膛装霰(xiàn)弹。发射时,用火绳从火门点燃火药,射出霰弹。
鸟铳 约有1米长,装火药的铁枪管嵌在木托上,以便于手握。锤制鸟铳时,先用一根像筷子一样粗的铁条当锻模,然后将烧红的铁块包在它上面打成铁管。枪管分三段,把接口烧红,尽力锤打接合。接合之后,用像筷子一样粗的四棱钢锥插进枪管里来回转动,将枪管内壁打磨圆滑,发射时才不会有阻滞。枪管近人身的一端较粗,用来装火药。
枪管靠近人身一端开有小孔,露出一点硝,用苎麻点火。左手握铳对准目标,右手扣动扳机将苎麻火顶撞到硝药上,子弹一下子就发射出去了。鸟雀在30步之内中弹,会被打得稀烂;50步以外中弹才能保存原形;100步以外,火力就不及了。
鸟枪的射程超过200步,制法跟鸟铳相似,但枪管的长度和装火药的量都增加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