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各样的船
课船
长江、汉江上行驶的,官府用来运载税银的船叫课船。船身十分狭长,前后共有10多个舱,每个舱只有一个铺位那么大。整只船总共有6把桨和一面小桅帆,在风浪当中靠这几把桨推动划行。如果不遇上逆风,一昼夜顺水可行200公里,逆水也能行驶50多公里。
三吴浪船
从浙江西部至江苏苏州之间纵横350公里,布满深沟和迂回曲折的小河,这一带的浪船(最小的叫作塘船)数以十万计。旅客无论贫富都搭乘这种船往来,以代替车马或者步行。这种船即使很小也要装配上窗户、厅房,木料多是杉木。人和货物在船里要保持两边平衡,否则浪船就会倾斜,因此这种船俗称“天平船”。浪船的推动力全靠船尾那根粗大的橹,由两三个人合力摇橹而使船前进,或者是靠人上岸拉纤使船前进。
浙西西安船[1]
浙江西部从常山至杭州的钱塘,钱塘江流经400多公里入海,不通别的航道,所以这种船从常山、开化等地的小河航起,至钱塘江止,无须更改航道。这种船用箬(ruò)竹叶编成拱形的篷当顶盖,用棉布为帆,约7米高,帆索也是棉质的。当初采用布帆,据说是因为钱塘江有海潮涌来,情形危急时布帆更容易收起来。
福建清流船、梢篷船
清流船用于运载货物和客商,梢篷船则仅可供人坐卧,都是达官贵人用的,这两种船都是用杉木做船底。途中经过的险滩礁石不少,时常会碰损而引起船底漏水,遇到这种情况就要设法靠岸,抢卸货物并且堵塞漏洞。这种船不在船的尾部安装船舵,而是在船首安装一把叫作“招”的大桨来使船调整方向。
四川八橹等船
从湖北宜昌进入三峡的上水航行,要靠拉纤,拉纤的人用的是火杖。船上像端午节龙舟赛那般击鼓,拉纤的人在岸边山石上听到鼓声就一齐用力。中夏到中秋期间,江水涨满封峡,船就停航几个月,等到以后水位降低,船只才继续开始往来。这种船的腹部圆而两头尖狭,便于在险滩附近劈波斩浪。
黄河满篷梢
满篷梢用楠木建造,工本费比较高。顺水行驶时,就在船头与船身交接处架一根横梁,两边各挂一把巨大的橹,人在船两边摇橹使船前进。至于其铁锚、绳索和帆等的规格,和长江、汉水中的船大致相同。
广东黑楼船、盐船
黑楼船是达官贵人坐的,盐船则用来运载货物。船的两侧有通道可以行人。风帆是用草席做成的,但使用的不是单桅杆而是双桅杆,因此不像中原地区的船帆那样可以随意转动。逆水航行时就要靠纤缆拖动,在这一点上和其他各地的都相同。
黄河秦船
俗称摆子船,这种船大多是在陕西韩城县制造的。它的船头和船尾都一样宽,船舱和梁都比较低平而并不怎么凸起。当船顺着急流而下的时候,摇动两旁的巨橹而使船前进,船的来往都不利用风力。逆流返航时,往往需要20多人在岸上拉纤,因此甚至有人连船也不要而空手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