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的制造

箭的制造

箭杆的制作

箭杆的用料各地不尽相同,我国南方用竹,北方使用萑柳,北方少数民族则用桦木。

做竹箭时,削竹三四条,用胶黏合,再用刀削成圆截面箭杆,然后用漆丝缠紧两头,这叫作“三不齐”箭杆。柳木或桦木做的箭杆,只要选取圆直的枝条稍加削刮就可以了。木箭杆干燥后势必变弯,矫正的办法是用一块几寸长的木头,上面刻一道槽,将木杆嵌在槽里,从头至尾一点点刮过去,杆身就会变直,这道工序叫箭端。即使原来杆身头尾重量不均匀,也能得到矫正。

箭杆的末端刻有一个小凹口,叫“衔口”,以便扣在弦上,另一端安装箭头。箭头是用铁铸成的。箭头的形状也各不相同,北方少数民族做的像桃叶枪尖,广东南部做的像平头铁铲,中原地区做的则是三棱锥形。

箭羽

箭射出后飞行是否正常,关键都在箭羽上。在箭杆末端近衔口的地方,用乳胶粘上三根翎羽,呈三足鼎立形状,名叫箭羽。所用羽毛,雕的翅毛最好,角鹰的翎羽居次,鹞鹰的翎羽更次。雕翎箭比鹰翎、鹞翎箭飞得快,飞出10余步后箭身便端正了,能抗风吹。东北地区的箭羽多用雕翎。

南方造箭,得不到雕翎,连鹰和鹞的翎羽都很难找到,急用时以雁翎充数,也有用鹅翎的。但是雁翎、鹅翎箭在射出时会手不应心,遇风便容易斜飞。这也是南方箭不如北方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