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剥茧

抽丝剥茧

缫丝的四步工艺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丝素和丝胶。丝素是近于透明的纤维,即茧丝的主体;丝胶则是包裹在丝素外表的黏性物质。丝素不溶于水,丝胶易溶于水,而且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利用丝素和丝胶的这一差异,分解蚕茧、抽引蚕丝的过程称为缫丝。

缫丝是一种说来简单,实际却相当繁复的工艺过程,工序包括选茧、剥茧、煮茧和缫取。

选茧是将烂茧、霉茧、残茧剔除,并按照茧形、茧色进行分类整理。

剥茧则是将蚕茧表层不适于织作的松乱茧衣剥掉,剥下来的茧衣也可用于制绵。

煮茧的作用是使丝胶软化。按煮茧的方式,缫丝可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热釜”缫法,把茧锅直接放在灶上随煮随抽丝;另一种是“冷盆”缫法,将茧放在热水锅中煮沸几分钟后,移入放在热锅旁边的水温较低的 “冷盆”中,再进行抽丝。前者缫丝效率高,缫出的丝称为火丝;后者缫出的丝质量好,称为水丝。一般上好的茧缫水丝,次茧缫火丝。

缫车的使用

缫丝时,把蚕茧放进锅中,倒入开水,加热,当水沸腾时,用竹签划拨水面,丝头就会冒出水面;将丝头提在手中,用竹枝穿好,挂在送丝竿上,再将丝头接到大关车上,排列均匀,不要堆积在一起。

缫丝时,要用火对缫出的丝及时加热烘干,以利于后面工序的加工和丝色的鲜洁。火烘的炭火要选用干燥、不会生烟的木柴,才不会影响丝的色泽。这一工艺在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称为“出水干”,这种技术有利于提高缫丝的质量。一般来说,一个人劳累一整天只能得到30两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