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的发明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先于古代发明的火药现在称为黑火药或黑色火药,它的发明,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火药的发明与中国古代炼丹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初年,著名的药物学家孙思邈在《丹经》中记载了“伏硫黄法”,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有关火药配方的记载。由于硫黄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毒性较大,不易控制,所以人们想到将硫黄、硝石和木炭放在一起,用硝石和木炭使硫黄部分燃烧,降低硫黄的毒性,再用以制药,这种方法被孙思邈称为“伏硫黄法”。
这种“伏硫黄法”十分危险,如果不小心让炭火掉入罐中,就会引起爆炸。由此,人们已经了解到这类混合物燃烧的性能。经过一次次的爆炸起火,炼丹家从最初的惊慌,到后来逐渐认识到:硫黄、硝石和木炭,如按一定比例可配制成能爆炸的“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