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动欧洲的蚕桑养殖技术
19世纪30年代,有人把它摘译成了法文之后,不同文版的摘译本便在欧洲流行开来,对欧洲的社会生产和科学研究都产生过许多重要的影响。1837年,法国汉学家儒莲把《授时通考》的“蚕桑篇”,《天工开物·乃服》的论蚕桑部分译成了法文,并以《蚕桑辑要》的书名刊载,马上就轰动了整个欧洲,当年就被译成了意大利文和德文出版,第二年又转译成了英文和俄文。
当时欧洲的蚕桑养殖技术已有了一定发展,但因防治蚕病的经验不足而引起了生丝大量减产。《天工开物》和《授时通考》则为之提供了一整套关于养蚕、防治蚕病的完整经验,对欧洲蚕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还把中国养蚕技术中的有关内容作为人工选择、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例证,并称之为“权威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