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平所衙门宗官世系

添平所衙门宗官世系

石门历来为荒僻蛮夷之地,后汉、晋、唐各书所记武陵、天门之蛮书,由于历次蛮夷起兵,“旋起旋补,年代变湮,莫能明也”。到元末明初,“峒蛮”猖獗,石门邓均忠、覃添顺等崛起田间,号召乡里及其他姓氏如唐氏、陈氏、柳氏、郑氏、曾氏、盛氏、伍氏等十余族,捍卫桑梓,守望相助,“苗蛮”闻之,相率远逃。自此石门遂建添平千户所,以土官土兵著称于世。由于添平所世袭累代至清末的1906年,世序清晰,加上添平所覃氏文化的兴盛,又有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添平千户所世袭千户覃世奇始修《覃氏族谱》(光裕堂)一修谱成书,世袭序列不断为覃氏子孙抄录记诵,所以,石门添平所世序记录完备,保存完整。添平所衙门宗官设置情况,由于经历明清两朝,历时近400年,宗官设置时有变化;加上历代各种史志书籍有不同记载,所以笔者在这里只能引用一些史志资料将添平所衙门宗官设置情况大致讲清楚。

《民国石门县志校注》载,“《阎志》:添平所元末筑土堞,周380丈,修一寻,建土门焉,覃氏世主之。其尤勇黠者曰添顺,与唐氏、陈氏十余族纠属保援,众皆归焉。明太祖既即吴王位下武昌,丞相徐达定澧州。于是慈利安抚使覃垕、石门宣慰司邓义先后降添顺,亦以其属诣部请效用焉。明年,军民宣抚司举添顺为台宜隘员,总兵官扬璟以名闻,太祖善之,诏授正千户,赐命武德将军。其唐氏、陈氏10余族,各授隘官百户,赐昭信校尉。于是添顺之属官有土官千户3员,汉官千户2员;十隘土官百户10员,汉官百户1员;镇抚司1员,吏目1员,通把5员,著籍男丁1100,皆以土人充之。官无俸,军无饷,于正赋十蠲其三,曰隘粮;丁赋十蠲其四,曰丁粮。尽除杂徭以给其用,俾防容美十八峒诸蛮,有役则调之,无则反之,终明之代,相承不绝。”[1]

《石门县志》云:添平千户所,全称添平隘丁守御千户所。“明洪武二年(1369年)六月初二,明太祖敕土酋覃添顺,建添平土官千户所。以覃为千户,诰封武德将军,统二十八土司,建‘两关十隘’。”[2]

1.添平所正千户世袭制

添平所宗官就是添平所正千户。添平所宗官正千户设一名。添平所一世祖覃添顺(注:添平覃氏土司一世祖为覃伯圭)生有三子六孙,衍为绳武、纲武、纶武、总武、纥武、缨武六房。添平所受封建中央王朝封赐,因此添平所宗官和封建朝廷一样,实行世袭,一般由长子世袭,因此添平所地域民间一般称长房为官房。正千户世袭原则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土官无子、弟,其妻或婿为夷民信服者,许令一人袭”。[3]土官利用封建王朝给予的合法权利对土民操有生杀予夺之权:“杀人不请旨,母死不丁忧。”添平所军政建制是一“所”二“关”十“隘”。“所”设五营,“隘”有二总旗。添平所管理土军一千一百族,每族有数百丁、数十丁多寡不等。每年每族挑选壮丁二名赴添平所应操守堡,若奉皇上调征,则尽丁起调。添平所“官不请俸,军不支饷”。[4]

2.添平所宗官正千户世系

添平所宗官正千户荫袭源流,即添平所正千户世袭官世系情况,历代史书和各个时期的《覃氏族谱》均有记载,记载内容大致相同。笔者根据不同记载分别记述。

《民国石门县志校注》介绍:“右添平所正千户。《阎志》:雍正十二年(1734),永保诸夷官司咸请纳土,覃氏亦以其年上籍于朝,诏所隘官皆世袭,改千户曰千总,百户曰把总,其承袭由澧州报云。”添平所宗官正千户世袭世系是这样:“覃添顺—文孙—绳武—昊—禹玄—毅恭—善政—世奇—继勋—宗藩—光国—祚昌(归清)—家彦—声振—庆永。”[5]

《中国土司传》这本著作将添平土司官覃氏世系介绍得更为具体,今录如下[6]:“添平土司总管,治所即今湖南石门县所街乡留驾坪。承袭世系如下:①覃绪祖—②覃元辅—③覃奂章—④覃乐天—⑤覃安世—⑥覃盘—⑦覃添顺—⑧覃文孙—⑨覃绳武—⑩覃昊—⑪覃禹玄—⑫覃毅恭—⑬覃善政—⑭覃毅宽—⑮覃善教—⑯覃世奇—⑰覃继勋—⑱覃宗藩—⑲覃宗盛—⑳覃光国—㉑覃祚昌—㉒覃家彦—㉓覃声振—㉔覃庆永—㉕覃远惠—㉖覃长泽—㉗覃章瑞—㉘覃遵泰。”

3.添平所宗官世系辨证

上文引用《中国土司传》这本书添平所宗官世系时,文中有许多地方与县志、族谱不同。特别是在覃绪祖与覃添顺父子之间增加了“元辅、奂章、乐天、安世、覃盘”五辈人。这增加的五辈人采录的是《覃氏族谱》三修谱世系,三修谱将明添平千户所正千户覃添顺之父的名字由《覃氏族谱》一修谱的覃绪祖改为“覃盘”。三修谱世系早就引起许多覃氏后人的质疑。石门覃氏后人覃业翼反驳[7]:三修谱世系原文中记“二十七世:盘,元至正四年(1344)甲申仍袭前职,殁葬未详。以上五代妣氏未详”。覃添顺是添平覃氏在湘鄂西武陵山地区很有影响的传奇英雄人物,明皇诰封的添平千户所正千户,属于统帅“两关十隘”、威震一方的土司王权政治、军事首领。可以设想,作为覃添顺这样一位霸权一方的土司首领人物,他的父亲应该十分显贵。如果说覃添顺的父亲是覃盘,而不是覃绪祖,在家族中竟然会“殁葬未详,以上五代妣氏未详”?竟然没有人知道其生卒、事迹、殁葬等情况?甚至连一点口传故事流播于世也没有?添平覃氏在编纂《光裕堂》一修谱时竟然会不将他记载于册,而是将其父记载成覃绪祖?并详细记录了覃绪祖的生卒、妣氏、子女、事迹、葬地等。尽管年代久远,至今覃绪祖的墓葬仍在湖南省石门县维新镇汤溪峪,却毫无覃盘等前五代任何首领的踪迹!要知道,覃添顺是朝廷诰封的武德将军,明朝大学士、翰林院吏部尚书李东阳都欣然提笔为其撰写了墓志铭。如果覃盘是其父,即使覃盘是没有任何事迹的一介平民,在中国传统光宗耀祖的封建社会,覃添顺发迹之后必会对其殁葬建坟立碑记载,让其受到祭拜,在后裔中口口相传,得到敬重。难道要等到一修谱过后140多年,再由添平所第十五任世袭千户覃家彦来追记?这种欺族的事情覃家彦之前那么多的世袭千户都未出面纠正?这显然不可能。因此《覃氏族谱》四修谱主编也公开修正:“(三修谱)驭臣氏所补列之二十二代(包括覃绪祖与覃添顺父子之间的五辈人)则疑作子虚,概退置之于另编矣。”当然,覃友仁、覃绪祖、覃添顺三代人之间生卒年的时间跨度大,有人怀疑覃绪祖与覃添顺不是父子,很正常,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