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西北乡靖苗司文氏土司

石门西北乡靖苗司文氏土司

1.靖苗司文氏

石门西北乡文氏源自文天祥,所以称正气堂。文天祥越三代传文美化,迁临江,生三子,长子文念一,徙居楚北荆门;次子文念二,徙居夷陵(今宜昌),其后裔有宰相文安之,葬于鹤峰;季子文念三,由临江来楚,落居石门北乡南岔(原河口乡南岔)。未几,文念三又徙居文家岗(今维新镇磨盘拐),为石门北乡文氏之祖。文念三之子文大秀移居原阳泉乡马鞍村荒田溶,即袁公渡(沿市)中学对门。文骞迁居袁公渡南洄,文骞之子文仲景再迁阳泉乡施家山,文仲景之子文必嘉虽住施家山,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樟树阁任家峪。石门北乡文氏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修谱、1947年续谱,谱载:文念三于吴元年至正二十四年(1364)来仙阳南岔,其子文大秀暨夫人李氏,带兵跃马与覃添顺平寇,共同攻打安福叛贼夏得忠。由于文大秀夫妇武艺超群,智勇双全,一举获胜平息叛乱,洪武皇敕赐“武略将军”,以武功封百户土官,屯天门关(今袁公渡)。其正气堂字派是“念大再祖嗣,安彦宗担仲,必应世国显,忠良佑启德,泽绍书香志,希先贤能达,道荣登榜首,永腾芳正气,家风振靖宇,强楚邦继绳,百代昭雄业,孝友仁厚光”。[1]

石门北乡文天祥世系情况如下:文天祥—道生、佛生、升生—(升生支)富、实、宏—(文富支)美化、美绍—(美化支)念大、念二、念三—(念三支)童宝、大秀、月英(女)—再寿—继祖、绍祖—(继祖支)嗣宾、嗣锦、嗣隆、嗣溶—(嗣宾支)安暹、安道—彦琇、彦璋、彦琏、彦姗、彦瑞、彦明、彦荣—盖宗、海宗、仁宗、监宗、斌宗、信宗、首宗—瀛、镇、端、林、高、准、福、锦、骞、鉴—仲魁、仲启、仲奇、仲然、仲景、仲照、仲显、仲韩、仲略—必庭、必安、必美、必富、必江、必栋、必嘉、必骞、必泽—应吾、应正、应振、应启、应魁、应碧、应玩……[2]

2.靖苗司文氏世袭世系

历史上,史籍文献称“蛮夷”首领为“土”,“蛮夷”部众为“苗”,常曰“土酋控苗”,“靖苗司”由此而得名。《麻寮与添平源流研究》载[3],添平千户所内设“镇抚司”,领地较小,在仙阳区境内,属地较大:松滋、澧县二处“蛮夷”峒寨,归其节制,故有“靖苗司”之称。“靖苗司”世袭官为文姓,世袭世系是:文锦—文仲显—文必骞—文应碧—文世昌—文国学。《清同治石门县志校注·舆地志·关隘》载[4]:“靖苗司把总文锦,二世仲显,三世必骞,四世应碧,五世世昌,六世国学,未袭。”

3.靖苗司衙门

靖苗司文氏衙门在石门县西北袁公渡乡。从南至北的黄水(又称黄袁河)、从北至南的仙阳河与从西向东的渫水河,在袁公渡相逢,形成袁公渡渫水河三江交汇点。明洪武二十三年(1342),文大秀领衔挂冠,在袁公渡渫水河畔三江交汇点,创修新文氏衙门。明洪武二十三年(1342)始修。因为简陋,八年后在原衙门左侧重建文氏衙门。衙门横三进直三进,坐南朝北。十二座马头硬山墙,全部用单皮青砖桐油拌石灰砂浆砌筑成,称清水墙。主体全部木结构,均是合抱粗的立柱及尺余宽的木方。翘首山尖,凤鸟飞舞,中背二龙戏珠,建筑设计典雅,气势宏伟。衙门内三进堂屋富丽堂皇,上堂屋神龛墙上,明洪武亲书“正气堂”三个斗大镏金大字,中堂有对联一副:“精忠世泽发千祥,正气家风晗万古。”三进堂屋天花均由柳木吊顶,四道看梁雕刻“龙凤呈祥、二龙戏珠、仙女下凡、鸳鸯戏水、天兵天将、双狮滚绣球”等图案。地下排水系统600多年从未阻塞。衙门外有鱼池、花园、官兵跑马场。当年贺龙率湘鄂边红军驻扎于文氏衙门。每天策马驰骋于跑马场。衙门后山背靠白羊山,前临官庄平原,三江河水奔腾不息。远眺衙门,像一座宫殿耸立于群山之中。文氏衙门经历朝代更替、军阀混战、土匪横行、破除四旧、“文化大革命”等各个时期,600余年幸免于难,直至2004年,国家修建重点工程皂市水库,文氏衙门淹没库底,连照片都没有留下半张。[5]

4.靖苗司文氏人物

靖苗司文氏人物,文天祥的石门后裔名人有:国民党南京军委会驻南京陆军军官学校党支部书记、中共地下党党员文绍珍烈士,广州军区某军副军长文连高,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将文国庆,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政协原副主席、博士生导师文选德,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博士、副院长、党委书记文书锋。

5.与靖苗司文氏长期相处的邱氏

据湖北通城乾隆二十七年(1762)《邱氏族谱》记载,邱氏封姓于山东营丘,以地名为姓称邱氏。石门县邱氏大多是邱淼望族后裔。元朝时邱淼在江右做官,特授文林郎,曾任重庆知府、会稽郡兵部司马,葬于平江。邱淼生七子,其中四子从平江迁湖北赤壁,即邱定位(辛一)为元末进士,官至翰林院学士;邱定信(又名辛二、邱福),为大明靖难第一功臣,官至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明成祖封邱福为淇国公,特进荣禄大夫(一品大员),加太子太傅,获赐铁券,邱福之子邱必宜封辽东都督;邱定佐(辛三)之后邱望山封鲁山司训;邱定伸(辛四)之后邱星福为西安通判。邱定伸之后邱茂盛、邱茂仙从湖北赤壁迁至湖南石门县二都乡土山。邱茂盛第七子邱九辉生四子,即生贞、生吉、生贵、生荣,其中生吉迁往石门县袁公渡、维新、岗市一带,邱氏与靖苗司文氏联姻,共同开发袁公渡。1897年仙阳坪邱炳南(又名邱荣昌)与民国上将林德轩同师武教师江茂斋,同赴澧州武考获一、二名,同时选送到武昌府学堂攻读文科。毕业分配到东北三省陆海军宪兵司令部。不久被选送日本,回国任奉天48标标统。1911年邱炳南任孙中山警卫旅副旅长。1918年参加北伐失败,返回老家。现当代石门邱氏有全国劳模邱正坤、红军将士邱正才等12人,有邱敏琦、邱海峻、邱昰、邱莉、邱正祥、邱宪平、邱勇等一批博士,有邱正义、邱令华、邱正安、邱表扬、邱忠民等副处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