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西北乡的麻寮唐氏土司
1.麻寮唐氏土司宋元之际与覃氏镇守鄂西南边陲
麻寮土司古称“溇中蛮”,周称三苗,汉称三合,唐称五溪,宋称麻阳。麻寮守官东汉始设,麻寮人多为官陕西、四川。元朝遍设土司制度,麻寮即为湘鄂重要土司,自建衙署官塘坪,唐承基立云阳寨,土人奉唐承基为寨长,称云阳寨主,自此与覃氏一道镇守鄂西南边陲,“醒土化夷”。
元朝麻寮唐国政长子唐涌从枝江的官塘坪迁居到今鹤峰县五里坪,创立云阳寨作为麻寮都总管衙门。云阳寨周围数十里,布置军丁驻守防御,在大岩关内设靖安隘把总,把守六峰、下峒等地。《麻寮建设志》载:“麻寮所所署向在枝江官塘坪。宋末唐承基和覃友仁追寇到麻寮,驻扎在麻牢峪口,共同守御。后来窥麻寮狭小,亟有侵毁,于是,后人共谋迁移。至宋末,覃卜天平(添平),为台宜寨主;我祖涌公相土居,立云阳寨,土人奉为寨长,自是醒土化夷。”[11]
2.麻寮千户所衙门鹤峰所坪
在元末至明朝初期,麻寮唐氏在五里坪设置云阳寨,驻防地域较广,包括今鹤峰县东南部,即今鹤峰五里、走马、梅坪、六峰、铁炉,石门县南北镇一部分,西接鹤峰容美土司,至溪坪狮子包、太平茅坝等;桑植东北部,今湖南桑植松子界、淋溪河地区。明洪武二年(1369)唐涌助战有功,恩封武德将军,世袭麻寮千户所千户长,统领四厅十隘九夷八蛮。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容美土司势力日盛,至明朝中叶,溪坪、太平等地及设在大岩关内的靖安隘以及分防的六峰等地,不再为麻寮唐驻防。云阳寨亦退出大岩关外。明正德九至十六年(1514—1521),麻寮千户所衙署迁居到距离石门县南北镇不远的车儿坪,即今所坪(今鹤峰走马所坪,距石门县南北镇2.5公里)属慈利十八都。麻寮所界:东至15公里抵石门清官渡与添平所分界,南至30公里抵慈利十九都九里垭,西至35公里抵桑植司天仙山,北至30公里抵石门太平镇。
麻寮所治地所坪衙门,大堂五间,高数仞,明朝徐达丞相题匾“公侯干城,统御功高”。二堂东房二间,仓廒五座;二堂西房三间。三堂五间。另外还有仪门、左祖庙、右迎宾馆、讲艺楼、监狱所、恩荣牌坊,左右鼓乐楼、接官厅、演武厅,内外五营营舍。总营房120间。
清顺治十三年(1656),麻寮所衙门迁居慈利通津铺。
3.麻寮土司唐氏世系人物
因为麻寮唐氏与添平覃氏共同防御长阳等地,下面根据《唐氏族谱》有关记载简介其世系。
唐朝时期。唐永祚,汉朝土司王唐肇先后裔,因进剿诸峒蛮寇,斩首峒首四十五颗,加授士官职,封平蛮将。后率众荡平四川节度使作乱,封四川六路宣抚使,世袭土司王,葬于湖北五峰水浕大木岭治所旁。唐进宝长子唐勋又名唐千,袭土司王,听命征剿云南反叛,授平寇元帅,葬于五峰水浕大木岭三烽头治所旁。此后唐百—唐万—唐拾—唐缵—唐鳌—唐鹤袭土司王职。
宋朝时期。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土司王唐积金投诚,授平蛮侯土司原职,守御边境。唐存礼袭职后知枢密院,迁升同中书门下同平章事,返土司治所。唐孔严,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袭职,保谭元虎为荆州左卫(后名添平卫)。天禧四年(1020)为陕西安抚使,返治所。唐美熏袭陕西安抚使、荆州左卫土司王。唐国忠袭职后,因王安石宰相改革引起湘西永顺县筸子兵、铜仁府反《保甲法》起义,唐国忠调镇筸子兵、铜仁府,赏陕西六路宣抚使。唐允銮袭土司王职,守施州卫、忠建卫等处,时峒夷叛乱,遣子唐节高统兵追寇,于忠建峒至麻寮红土屯兵驻守,封武德将军,子孙世袭。此后唐节高、唐玉俸、唐怀忠、唐擢承、唐智识袭职。唐智识率六路兵进剿四川野鸡塘蛮有功,加授四川六路宣抚使、都总管。唐承基,从湖北枝江县官垱坪与覃友仁追寇至麻寮所,屯兵麻牢峪口,同为守御。
元朝时期。唐弘业,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年(1283)袭土职,因军功封千户侯,授巡江宣抚使都督总管。唐显贵袭职,原居山西太原府,后迁四川重庆府巴县,督六路。生二子:堡、祥。唐堡,元文宗至顺三年(1332)袭职,居四川省重庆府巴县。生三子:国政、国心、国顺。唐国政,元顺帝至正二年(1342)袭父职。当时元末浙东农民起义领袖方谷珍(又名方国珍)起义,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洪帮创始人之一红巾军刘福通起义,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白莲教创始人韩山童起义,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盐帮创始人张士诚起义,唐国政均奉命征剿,并将匪首俘回,投慈利县四十八寨服劳役垦荒,后来洪帮、白莲教始创于此。唐国政剿擒有功授四川宣抚使、都督援剿总管、援剿侯、右都督总管,殁葬于湖北五峰水浕司。生子:涌、治、清。
明朝时期。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唐国政长子唐涌袭父职,明洪武元年(1368)徐达剿常、澧,唐涌投诚。洪武二年(1369)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明玉珍之子明升为寇,唐涌佐粮,平服十八峒土司。洪武四年(1371),改麻寮长官司为麻寮守御千户所,授唐涌正千户掌印,弟唐清为清军厅副千户,封武德将军。洪武五年(1372)征散毛土司、容美土司等。洪武七年(1374)唐涌征贵州铅厂天火岭、铁门关。洪武十四年(1381),率十隘一万余隘兵征荆州枝江,被海贼活捉砍其手足弃于江心。部将飞报其弟唐清。唐清领大军赴枝江活捉海贼,明太祖御祭,“令以金首银肢全体而葬”,诰封大司马都统武德将军。葬于所坪扯草界。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唐臣在今浙江嘉兴西北大败倭寇,被称“东南战功第一”,明宪宗诏浙江巡抚建忠臣祠,御书“海上知名”,授镇国将军。明崇祯元年(1628)唐国祯袭职,崇祯十七年(1644)调至澧州护荣王朱由桢、华阳王朱敬一。同年鄂国公马进忠、王允成合营南来,突袭所坪,尽焚庐舍二十八座宫署,掠夺财宝而去。唐国祯殁葬于所坪。
清朝时期。明崇祯十七年(1644)唐宗略袭兄唐宗韬职,清顺治四年(1647),为报杀父、兄仇,剃发全军投诚荥阳王朱由桢为僧军,清顺治十三年(1656)将麻寮千户所迁址至慈利县通津铺建衙署,殁葬于野九里,号野拂和尚。唐麟徽,清康熙十三年(1674)袭父职为僧兵。唐德昌,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袭父职为僧兵。唐仁爵,清康熙六十年(1721)袭职为僧兵。唐贤圣,清雍正七年(1729)袭职为僧兵。直至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
麻寮所世袭官世系为:唐国政—唐涌—唐贤—唐斌—唐盈—唐雄—唐冠—唐大全—唐幸恩—唐幸爵—唐臣—唐仁—唐秉辅—唐国祯—唐宗韬—唐宗略—唐麟徽—唐德昌—唐仁爵—唐贤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