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沙隘伍氏盛氏土司

细沙隘伍氏盛氏土司

1.细沙隘地界

细沙,宋代曾为军寨,称细沙寨。《宋志》云:清江县有歌罗、永宁、细沙、宁边、尖木、夷平等六寨。《宋史》卷八九《地理》五:“施州:清江郡,军事。元丰户一万九千八百四。贡黄连、木药子。县二:清江,中下。歌罗、永宁、细沙、宁边、尖木、夷平六寨。”此处所言细沙,地处鄂西南腹地,在宣恩县境内。是添平先世谭氏部族重要分防处,从此该分防部族便沿用“细沙”之名,凡驻防之地亦称细沙,直至明代添平千户所属细沙隘百户。[69]后来细沙隘位于五峰西部,地处与鹤峰交界处的五峰一侧。此处无沟、无溪、无涧,仅有一村得名细沙溪。细沙溪,是元代添平所分防地之一,沿用宋代细沙寨名为地名。[70]施州覃氏占据石门西北乡广大地区后,于明初设立添平所,管辖两关十隘地区,将宣恩、鹤峰、五峰等地的细沙地名搬来作为添平所盛氏百户衙门地名。

细沙隘地处添平所地理中心,属九澧之一的温水上游,地域相当于现在的维新镇和大同山林场。有人说细沙隘名来源于湖北,但石门盛氏老谱所载:蜀汉武侯征蛮时期,石门即有细沙名。诸葛亮征蛮,授覃万传为行军总管职,覃万传始授盛开禧细沙峒峒长职,历晋及隋,至唐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称为细沙隘,官衙设在东头坪(今渡水上坪)。民国时期称为官渡乡(官铺和渡水合称),乡治在仙阳坪九官铺,20世纪50年代初称为渡水乡,1958年称为维新人民公社,1962年称为维新区大兴人民公社,1984年称为维新区渡水乡,1995年撤区并乡后称为维新镇。九澧之一的温水,因热水溪温泉得名,包括仙阳河和渡水河,直到渫水入口处鱼儿溪。仙阳因晋武帝太康元年(280)设渫阳县、筑渫阳城得名;渡水因石门古驿道经过细沙隘官衙前的河流,老百姓把这段温水称为渡水。渡水上游是峡峪河(又名夏阳河),峡峪河的源头有细沙溪,细沙峒和细沙隘可能由此而名,属于小地名扩大范围使用。细沙隘署设正百户一处,副百户两处,衙门在石门县仙阳坪和原渡水乡中坪村。细沙隘东抵磨岗隘,南抵桑植界,西抵长梯隘,北抵五峰。

2.细沙隘伍氏

《伍氏族谱》(明辅堂)载,伍氏最早见于黄帝时代的伍胥,望族出自陕西安定(子长县)。炎帝有子名永,封于河陇(陕西凤翔)为雍侯,以雍为氏;传至九世孙名绍,命迁椒丘,改封椒侯,其子孙改为椒氏。周平王东迁洛阳,周室逐渐衰微,荆楚开始强大,椒国被楚国鲸吞。椒氏有椒参仕楚庄王,在伐郑击晋中建有大功,庄王封赐椒参武夷(赣浙闽)之地,名为伍邑,椒参因改姓为伍参。伍参传三代生伍子胥。伍子胥幼年好学,及长文武全才,应周天子招,至骊邑考试夺锦,被立为列国明辅,辅助周天子保护列国。从此“明辅”成为伍子胥代号,也成为伍氏堂号。伍参传六十五代至伍安广,从江右(江西)迁至石门的渫阳(仙阳坪),为仙阳伍氏始祖。伍安广传四代生伍彦材,授细沙隘土官百户,子孙世居仙阳坪。

3.细沙隘盛氏

据石门《盛氏族谱》(广陵堂)载,盛氏系出姬姓,是黄帝二十五子、十二姓中的一支。历十九世(有名有姓)至周文王姬昌,庶生姬爽,封采邑于召(周原岐山),是为召公。穆天子封姬爽之孙于盛(山东泰安),即以爽为姓。汉元帝初年(前48),为避元帝刘爽讳,改以国名盛为姓。传三十一代至盛吉,居广陵郡(扬州现有广陵镇)。传五十二代至晋盛彦,于晋有功得广陵郡,盛氏广陵堂自盛彦始。盛氏老谱还载明,蜀汉武侯(223—263)征蛮,授盛开禧细沙峒长职,历晋及隋,世授土职。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御驾幸蜀,盛德崇护驾有功,仍授细沙峒长职,传十三世至宋。宋太祖乾德五年(967),细沙峒长盛国华投诚,传十五世到元朝。元世祖至元五年(1268),盛飞熊归附,加副总管之职。传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盛国祥故绝,改由汉官百户盛华顶职。盛华三子芝、英、雄。盛芝早年故绝,盛英袭兄职。盛英“智勇绝伦,仿屯田法,操演兵机,出征辰州十三次,皆著奇勋,诰封怀远将军,授南京右卫所指挥同知”,赴京任职后由内弟伍祖珠任细沙隘百户。盛英任上病故,适逢朝廷新政,土官不能任京职,其子盛洪仍回原籍,任细沙隘副百户,子孙世居渡水。因为添平所隶九溪卫岳阳道,明穆宗年间《岳州府志》记载,“添平所设官土汉杂用”。另外,石门县的唐氏和陈氏老谱上留下盛家溶(磨市)、盛家凸(夏家巷)和安福所(明初在慈利县澧源方家坪)盛氏进士等记载。

4.细沙隘百户职官员数

据《添平所志校注》载,细沙隘百户职官员数:土官百户一,后改正副把总三,总旗二名,随小军十二户,又副百户职二。又有载,细沙隘土官百户伍祖珠,后裔主要分布在仙阳区,衙门在维新场。副百户为盛姓,盛百户后裔在渡水,辖渡水、维新场镇;盛姓衙门在渡水。

5.细沙隘百户衙门

伍氏百户衙门设仙阳坪维新场,因修皂市水库被淹库底。现只找到盛氏百户衙门遗址。盛氏百户衙门遗址在渡水坪上坪村上首,古称东头坪。老衙门西北方就是峡峪河,最远处就是峡峪河顶上的金鸡观,是老衙门八景之一“金鸡削壁”。斜对门就是屯兵的营盘岭。营盘岭有50余亩(三四千平方米)面积的演武坪,是细沙隘百户练兵屯兵之地,后来成了盛氏先人茔地。也有人说,明代细沙隘衙门就建在营盘岭,后改建在东头坪。清道光年间,细沙隘衙门改称盛氏祖祠。

6.细沙隘百户世袭世序

伍氏正百户世袭世序:据石门《覃氏族谱》(光裕堂)记载,细沙隘一世伍彦材随覃添顺起后归明。随后子袭父职,承传至天禧、祖珠、宗缨、善庆、善缘、宪良、子凤、岳孙、忠上、锡孝,传十一世至清。归顺清朝后又承传至国昌、世春、开代、万歧等四世。明清两朝共传十五代。其中伍祖珠因征战有功,授细沙隘正百户职,与石门《伍氏族谱》所载一致。

《添平所志校注》载[71]:“细沙隘一世伍彦材随顺祖起兵归明。天禧,代理所事。祖珠,征苗金龙,克桥岗,攻打天堂、木梁、香炉山有功授正百户职。宗缨、善庆、善缘、宪良、子凤、岳孙、忠上,忠上兼署长梯隘印务。锡孝,受清朝札。国昌、世春、开代、万岐,自明初至清传十五代袭十四代。”另一处是伍姓副百户,“一世伍师昌奏授副百户职。世熙、馨代、万安,自明初起袭三代”。后无史料可考。

《民国石门县志校注》载[72]:“细沙隘土官百户世袭世序是:“伍彦材—天禧—昱生—祖珠—宗缨—善庆—宪良—凤—岳孙—忠上—锡孝—国昌—世春—开代—万歧。”“右细沙隘副百户,二世英调征有功,授百户。添平所分守覃文子安勋调征有功,升千户土职。”其世袭世序是:“盛华—英—洪—昂—政—臣—嘉孚—含旭—宏勋—广运。”

《中国土司传》这本著作将添平土司细沙隘官世系介绍得更为具体[73]:“细沙隘土百户伍氏治所在今湖南石门县西。承袭①伍彦材—②伍天禧—③伍祖珠—④伍宗缨—⑤伍善庆—⑥伍善缘—⑦伍宪良—⑧伍子凤—⑨伍岳孙—⑩伍忠上—⑪伍锡孝—⑫伍国昌—⑬伍世春—⑭伍开代—⑮伍万岐。”“事纂:细沙隘域,东抵磨岗隘,南抵桑植界,西抵长梯隘,北抵五峰,土人伍彦材,随顺祖起兵归明。伍彦材传伍天禧。曾代理所事,伍天禧传伍祖珠,征苗金龙,克桥岗,攻打天堂、木梁、香炉山有功,授正百户职。伍祖珠传伍宗缨。伍宗缨传伍善庆。伍善庆传伍善缘。伍善缘传伍宪良。伍宪良传伍子凤。伍子凤传伍岳孙。伍岳孙传伍忠上,曾兼署长梯隘印务。伍忠上传伍锡孝,受清朝札。伍锡孝传伍国昌。伍国昌传伍世春。伍世春传伍开代。伍开代传伍万岐。自明初至清雍正,传十五代,袭十四代。”

细沙隘盛氏副百户世袭世序:《添平所志校注》载,“一世盛华随顺祖起兵归明。英,出征有功授副百户职。洪、昂、政、世臣、时佐、嘉孚、嘉甫、含旭、宏勋、广运,奉委守边。大业、佑胜、启略,自明初到清传十四代袭十三代”。

《中国土司传》又载[74]:“细沙隘土副百户盛氏治所在今湖南石门县西。承袭①盛华—②盛英—③盛洪—④盛昂—⑤盛政—⑥盛世臣—⑦盛时佐—⑧盛庠生—⑨盛嘉孚—⑩盛嘉甫—⑪盛含旭—⑫盛广运—⑬盛大业—⑭盛佑胜—⑮盛启略。”“事纂:细沙隘土人盛华,随顺祖起兵归明。盛华传盛英,出征有功授副百户职。盛英传盛洪。盛洪传盛昂。盛昂传盛政。盛政传盛世臣。盛世臣传盛时佐。盛时佐传盛庠生。盛庠生传盛嘉孚。盛嘉孚传盛嘉甫。盛嘉甫传盛含旭。盛含旭传盛广运,奉委守边。盛广运传盛大业。盛大业传盛佑胜。盛佑胜传盛启略。自明初至清雍正,传十五代,袭十四代。”此记载有误,第八代“盛庠生”不是姓名,是对“盛时佐”的说明,即盛时佐是庠生。盛氏副百户只传十四代,袭十三代。

7.细沙隘百户后世人物

细沙隘百户伍氏人物近现代有[75]:国民党投诚少将伍子敬,国民党立法委员伍家宥,两广盐务督察伍家宜,旅美理论物理研究教授伍法岳,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伍银德,山东省济宁军分区政治部委员伍衡阳,航天部七号导弹总装厂原政治部主任伍子昭。盛氏人物近现代有:被誉为“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的盛忠亮,美国奥勒冈州立大学中文教授盛孝玲,湘鄂边独立师二团团长盛联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局级专员盛芳莹,湖南农大中药农业研究室主任、省政府参事盛孝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