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靖隘陈氏土司

忠靖隘陈氏土司

1.太平长官司

太平长官司成立之前归容美管辖,成立后仍归容美管辖。明洪武初年,太平长官司土酋陈祥,随顺祖起兵归明,出征有功,授忠靖隘百户长世袭。太平长官司即行废止,改为忠靖隘归添平所管辖。《明太祖实录》卷一九载:“丁卯,容美洞宣抚使田光宝遣弟光受及宣慰同知彭建思等,以元所授宣敕印章来上,命以光宝为四川行省恭正文,行容美洞等处军民宣抚司事,仍为置安抚元帅以治之。以彭世雄为保靖军民安抚使,田升玉为镇南军民宣慰使,田光俊为太平、台宜、靖安等处安抚使,墨色什用为幸置荒溪等处宣抚使,田思胜为守镇边境大屯等处军民元帅府元帅。”

2.忠靖隘地界

忠靖,明朝洪武二年(1369)置添平千户所,下辖一隘名“忠靖”。忠靖隘署在石门县太平街区境内,其地域北接今五峰东北一线。在此之前,“忠靖”部族称“中军”,驻防时称“中军驻防”。后谐音为“中间”。因其部族在当时移防频繁,在今长阳西北、北部、西部、中部等,留下“中间屋”“中间屋场”“中间岭”“中间田”等地名。[53]

忠靖隘,地处添平所东北部,东抵澧州、南抵遥望隘和细沙隘、西抵磨岗隘、北抵渔洋隘(今湖北五峰),相当于现在的太平镇和子良镇范围。《覃氏族谱》(光裕堂)所载,明洪武元年(1368),太祖口封覃添顺为太平、台宜长官司,太平在台宜以东,此太平似为忠靖隘所在地。晚清至民国时期称为太平乡和子良乡,1950年代称太平区,含太平、穿山、丰禾、子良和水田人民公社,1984年太平区未变,所属人民公社改为乡,1995年撤区并乡,改为太平镇和子良乡,2015年子良乡改为子良镇。忠靖隘东抵六峰山,南抵麻寮所,西抵长梯隘,北抵独杉树。[54]

3.忠靖隘陈氏

忠靖隘土官百户陈祥,衙署在今太坪街苦竹坪。辖太平街、九渡河、子良坪、穿山河东部、渔洋关南部,其后裔主要分布在太平街、苏家铺、商溪。改土归流后,衙署建在商溪河龙岗嘴陈家坪。[55]

据石门陈氏(敦宗堂)族谱载,石门陈氏来源于南北朝陈朝。南朝陈文帝世子伯宗继位后,被弟弟陈顼取代,是为宣帝。宣帝陈顼第二十五子陈叔澄任隋朝灵武县令,迁居四川、湖南。陈叔澄第十三代孙陈省华(939—1006)尊为四川阆中陈氏一世祖。陈省华传八代至陈栋,至江西为官,生二子仲才、仲卿。仲卿即为石门陈氏的江西祖。

陈仲卿娶王安石嫡孙女为妻,生陈朝璞、陈朝琰等五子。陈朝璞任荆南知府,遂居湖北沔阳(今湖北仙桃),传四代生陈友谅等五子。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陈友谅举兵反元,建国号汉,据江州为都,与金陵总兵朱元璋相争。在鄱阳湖陈友谅与朱元璋大战,中流矢身亡。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次子陈理被朱元璋招抚为归德侯。陈仲卿第五子陈朝琰随兄宦游荆南,落籍长阳县假馆授业,娶妻向氏,生子陈奇,陈奇即为石门陈氏始祖。陈奇为长阳县庠生,官澧阳教谕。宋末元初陈奇迁居石门南乡泗水坪(今夹山镇汉丰村)。陈奇生世传、世傅二子。陈世博留居石门南乡原籍,为石门南乡陈氏之祖。陈世传迁居商溪龙家坪,为石门北乡陈氏之祖。陈世传娶郑氏,生子陈祥。陈祥随覃添顺征苗有功,封忠靖隘百户,世代袭传勿替,其子孙集居磨市镇、太平镇。

4.忠靖隘百户职官员数

据《九溪卫志·添平所》载,忠靖隘百户职官员数:土官百户一,后改正把总一,总旗二名,随小军十三户。

5.忠靖隘百户世袭世序

《添平所志校注》载[56]:“忠靖隘一世陈祥随顺祖起兵归明,出征有功授百户职。天锡、绍勋、宾、纲、觐、辅、堂、明经、三策、六鳌、九功,出征生擒蛮贼,斩首百级解官奖赏。良忠,顺治九年奉调征缠头,死敌,身亡。义伯,受清朝札。麟庆,未袭。恩爵,奉委守边。光贲、继业、美善、崇本,自明初至清传二十代袭十九代。”

《民国石门县志校注》载[57]:“右忠靖隘土官百户,十二世九功调征生擒蛮酋,多斩获论赏。子陈良忠顺治九年调征缠头,卒于阵。十四世义伯受贝勒王札。”其世袭世序是“陈祥—天锡—绍勋—宾—纲—觐—辅—堂—明经—三策—六鳌—九功—良忠—义伯归清,有恩爵。”

《中国土司传》这本著作将添平土司忠靖隘官世系介绍得更为具体,今绍介如下[58]:“忠靖隘土百户陈氏治所在今湖南石门县西北。承袭①陈祥—②陈天锡—③陈绍勋—④陈宾—⑤陈纲—⑥陈觐—⑦陈辅—⑧陈堂—⑨陈明经—⑩陈三策—⑪陈六鳌—⑫陈九功—⑬陈良忠—⑭陈义伯—⑮陈麟庆—⑯陈恩爵—⑰陈光贲—⑱陈继业—⑲陈美善—⑳陈崇本。”“事纂:忠靖隘境域,东抵六峰山,南抵麻寮所,西抵长梯隘,北抵独杉树。(《陈氏族谱》记其境域:本隘汛龙市,系石门北乡信块十五区地方,东十五里大峰与龙溪隘抵界,南三十里至中岭下河为界,西十里至独杉树与渔洋隘抵界,北三十五里至大山岭五峰抵界。)土首陈祥,随顺祖起兵归明,出征有功授百户职世袭。陈祥传陈天锡。陈天锡传陈绍勋。陈绍勋传陈宾。陈宾传陈纲。陈纲传陈觐。陈觐传陈辅。陈辅传陈堂。陈堂传陈明经。陈明经传陈三策。陈三策传陈六鳌。陈六鳌传陈九功,出征生擒蛮贼,斩猷首级解官,奖赏。陈九功传陈良忠,顺治九年(1652)奉调从征阵亡。陈良忠传陈义伯,受清朝札。陈义伯传陈麟庆。陈麟庆传陈恩爵,奉委守边。陈恩爵传陈光贲。陈光贲传陈继业。陈继业传陈美善。陈美善传陈崇本。自明初授职至清雍正改流,传二十代,袭十九代。”

据石门《覃氏族谱》(光裕堂)载,忠靖隘一世陈祥,随覃添顺起兵归明,随后子袭父职,世代承传。传至天锡、绍勋、宾、纲、觐、辅、堂、明经、三策、六鳌、九功等十二世至清中叶。归顺清朝后传至良忠、义伯、麟庆、恩爵、光贲、继业、美善、崇本等八世。明清两朝共传二十代,袭职十九世。

6.忠靖隘百户人物

陈奇,陈朝琰之子,石门始迁祖,生于湖北长阳。少居向氏舅家,为长阳县庠生。元初,游学湖南澧州府,教谕澧阳,后迁居石门南乡七都撒石滩石岩堡泗水坪(今夹山镇官渡汉丰村)开基创业,后嗣繁衍,遂为县境世族大家。生卒失考,葬于撒石滩状元地。娶向氏,生陈世传、陈世傅二子。[59]

陈世传,陈奇长子,自幼学文习武,才思敏捷,深受千户邓宣慰司宠爱,纳为婿。陈世传于元仁宗年间(1312—1320)随子受遣,由石门南乡徙居石门北乡添平所辖地——商溪河龙阳坪囿滋口(今石门磨市远竹村)扎营。生卒失考。娶石门十二都(今石门白云桥)邓均忠宣慰司之女,生陈祥、陈淑、陈瑞三子。

陈祥,陈世传长子,字南英,生于石门南乡原籍。元末仁宗年间,石门北乡土蛮造反,陈祥携家眷受遣驻守北乡商溪龙阳坪,臂力刚劲,弓马娴熟,招募义勇,辟土立寨,建造衙署。1364年陈祥与诸族首领于澧州总兵徐达驾下一并归附吴王朱元璋,分守关隘。是年随徐达兵伐澧州平乱,战功卓著。明洪武元年(1368),随徐达征苗平乱,屡立战功,勒封忠靖隘百户官,诏任昭信校尉、武略将军,官阶七品,署衙设今太平街苦竹坪。1369年参战征服台宜寨(添平所衙门地),1372年出征百丈峡平乱,1373年随徐达招抚四川上下酉州。洪武十一年(1378)奉命平定“武陵蛮”上下铁厂、天火岭、铁门关,遂使“武陵蛮”归顺朝廷。1380年卒于任上,葬泥沙中岭李家坪。娶郑氏,生添锡、添铭、添钲、添铃四子。

陈添(天)锡,陈祥长子,明洪武十九年(1386)奏准世袭忠靖隘正百户,领昭信校尉、武略将军。洪武二十三年(1390)三月随征南大将军川东侯胡海、征蛮大将军叶升、周德兴合兵追击九溪峒蛮叛乱,擒首领夏得忠,解南京处决。后又攻破天火岭六古峒、石硝柿溪峒,斩首甚众。同年九月调同添平所千户覃文孙守御安福,剿灭余党。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亦同覃文孙奉命攻打四川酉州、洪江邛水14寨、水坳峒等处。战毕回忠靖隘守御,是年迁衙于商溪陈家坪龙岗嘴。明永乐四年(1406)有司令添平所各隘上缴隘粮,运往奉筇远仓,军民运粮深苦不便,申呈户部、兵部,获旨隘粮就地缴纳,并免征武当山例派夫工银。陈添锡卒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四月,葬苦竹溪官坟山。娶张氏,敕封诰命夫人。

陈绪儒,石门西北乡陈家坪人,生于清嘉庆年十六年(1811)。父崇岚,清太学生。陈绪儒四书五经过目不忘,然鄙视科举不与试,好结侠义,喜鸣不平,从游甚众。清道咸间,太平军起,石门知县袁献书委任陈绪儒充任西北乡团总,后升充石门48总团总。咸丰四年(1854),澧州“穷团”首倡举事,公安、松滋各团及斋教徒附之,蔓延至石门边界燕子山,斋教徒陈正卯、古之愚、田万太、汪先进、罗化柏、贾竹林、刘丹山、许定民等藏匿山谷,密谋策动,陈绪儒与之密结十大盟,推为盟主,秘通太平天国洪秀全、杨秀清,于咸丰五年(1855)七月二十八日在石门仙阳坪樱桃岗(原河口乡南岔)某寺场起兵,聚石门、慈利、澧县、公安、松滋、鹤峰各县志士数万人,以驱除满人为号召,声势浩大。县府弹压后,陈绪儒另谋燕子山起兵,谋与太平军会师湘鄂。岂知内奸密报澧州官署,转奏清廷,起兵失败。陈绪儒携次子陈春教逃匿石门县剩头官洞。州县勒令忠靖隘百户陈崇本缉拿交人,迟必诛九族。陈绪儒不忍累及族人,于咸丰六年(1856)年六月四日出洞自首,就捕于竹溪河三亩池。后被诛杀。

忠靖隘百户近现代人物较多[60]:有国民党少将石门县县长陈聪谋、澧州镇守使鄂东司管区少将司令陈襄谋、国民党53军120师司令部参谋处少将主任陈绪谋;有湘鄂西红六军副军长陈寿山、湘鄂西红三军教导师政治部主任陈奇谋、北京军区联勤部顾问陈胜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正厅级巡视员陈桃儒。特别是参加平江起义被截肢,1936年独腿赴延安,任115师留守处政治部主任的陈振亚,在延安与张文秋结婚,张文秋之女刘思齐及陈振亚张文秋所生之女陈邵华两姊妹同时嫁给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毛岸青,一时传为佳话。另外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陈邵华,交通部广州海上救助打捞局原党委副书记、画家陈忠教,常德市委副书记陈华,中国生物资源专委会主任、南京工大海洋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集双,中国教科院首席研究员、哲学博士陈金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