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土家图腾崇拜有关的石门土家族地名
2025年09月26日
与土家图腾崇拜有关的石门土家族地名
1.白虎山
土家地名也与白虎图腾有关。如所街有白虎山,河口乡有白虎洞,杜家岗有巴虎山,杨柳有里山河,还有澧水、李耳岗,土家语音中“澧、里、李、利”均为“虎”义。
2.向王殿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巴郡南蛮郡,本有五姓;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在今湖北长阳境内)。……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曰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廪君死,魂魄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瞫氏演变为湘鄂黔土家族大姓“覃”,“务相”则被世俗呼为向王天子。据不完全统计,石门全县廪君庙、向王殿、向王宫、向王天子庙共13处,这13处均供祀向王、廪君。这类地名体现了石门土家的族源崇拜。
3.梅子垭
有关“梅子垭”地名,来凤、五峰、石门、松滋等县市均有。这里讲两处梅子垭。一处是石门县太平镇原穿山河乡梅子垭村,梅子垭位于今太柳公路与石水田天主堂公路交界处。二处是位于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自治乡中北部,地处曲尺河行政村境内。梅子地名,其义有三,一是远在战国时期,该地为“兹方”,“梅子”之“子”为“兹”之声转,“梅”为“蛮”之谐音。《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秦汉时期,“兹方”部族被封建王朝“以巴氏为蛮夷君长”分而治之。其后分别被称为“宜都蛮”“夷陵蛮”“南蛮”“娄中蛮”或“诸峒蛮夷”等。二是秦汉时,土家族族体始有萌芽;唐宋时,其族体已经形成。《中国土家族地名考订》第402页载,卸甲坪梅子垭,系古梅子隘,亦称梅梓隘。系古麻寮千户所十隘之一。三是土家猎神称梅山神。“梅子为土家狩猎地名。古代,土家狩猎地大都以‘梅山’‘梅子’‘梅樟’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