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梯隘覃氏土司
1.长梯隘地界
长梯隘,原名长梯子口。长梯子口,又名梯子口,因其冲口长,又称梯子冲。《长阳县地名志》载:“梯子冲,地处渔峡口太平街村北3.5公里,由山口南下,石阶如梯,直至冲底,故得名梯子冲。”此地以南是施都土司,西南是意利土司。[28]长梯隘在长阳东抵黄石江,南抵石梁司,西抵容美司,北抵乒乓崖。其地域西与麻寮所防区交界,北接下洞土司地域(下洞长官司隶属石梁安抚使司)。[29]此处讲的是长阳的长梯隘址,但是《清同治石门县志校注》第122页记载石门境内添平所的长梯隘地界也是这几句,显然有误。
施州覃氏占据石门西北乡广大地区后,于明初设立添平所,管辖两关十隘地区,将长阳长梯地名搬来作为添平所覃氏百户衙门地名。长梯隘遗址在今罗坪乡原安溪乡长梯隘村,本地民国时期称为安溪,新中国成立后属于苏市区安溪乡、安溪人民公社,1995年撤区并乡与罗坪合并称罗坪乡。长梯隘地处添平所最西端,东北抵渔洋隘、东抵磨岗隘、南抵龙溪隘、西北抵湖北鹤峰,管辖范围相当于现在的南北镇、罗坪乡、安溪乡和中岭乡等地。长梯隘正百户覃拳甫,后裔主要分布在安溪、南镇、中岭。
2.长梯隘衙门
长梯隘衙门在今长梯隘村的衙门口,衙门东邻鹞儿隘,西接亮垭山,北达清官渡,南抵马蹄滩。长梯隘衙门为四合院天井,分上下两屋两进,有三大槽门,中间槽门为八字式,两边立石狮,前有月塔,东槽门百余步有杀人场,原名道场丘。土司衙门遗址上现为吊脚楼木屋民居。衙门两边至今残留有东湖、西湖。长梯隘衙门现在为长梯隘村部,但仍称“衙门口、衙门湾”。长梯隘村遍布木质天井四合院和百年吊脚楼,建筑多“钥匙头”、高门槛、高窗户的土家族风格。十年前长梯隘村两位六旬木匠在衙门遗址对门建造了土家建筑银杏客栈,全部采用卯榫结构,由102根木柱撑起。银杏客栈设有天井,四周窗户全为镂空雕花,上下两层共36间房。
长梯隘村保留有“过赶年”、敬拜祖先、“哭嫁”等古朴民俗,唱山歌、打九子鞭、薅草锣鼓等民间艺术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特别是唱山歌上至80岁老人,下至六七岁小儿,都能随口唱出几首。长梯隘村拥有专业歌手22名,传唱的山歌有1500多首。长梯隘村那些年老的木匠、篾匠、剃头匠等传统手艺人,依旧走村串户服务村民。长梯隘村有红石林、天目洞、峡谷、云海等自然奇观。天目洞洞厅4万平方米,洞顶有一扇天窗,正午阳光直射,形成“洞中天目”景观。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杏,树龄千年以上,被誉为“活化石”。
3.长梯隘覃氏
据《覃氏族谱》载:湖南石门另一支覃氏,因先祖是长梯隘百户,故称长梯支。石门覃氏长梯支,其始祖为覃远拾,原籍陕西省汉中南郑县,五胡乱华时期南迁蜀之瞿塘关,与施州覃汝先为同宗别支。其裔孙之覃拳珍、覃拳甫为昆仲二人,元末明初由四川发展至湘鄂西地区,覃拳珍迁居湖北松滋磨盘洲;覃拳甫随其子覃券迁居石门北乡泥市区原中岭乡衙基坪。因覃拳甫为覃添顺部将,于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征蛮有功,授长梯隘掌印正百户,世代承袭。[30]覃拳甫去世后葬于石门县中岭乡的帐坪,有大墓。覃券有三个儿子,长子覃秀芳世袭长梯隘衙门百户长,次子覃秀林居罗坪海螺村吾子垭,三子覃秀清居罗坪栗子坪薛家台。子孙遍布罗坪、中岭、苏市、皂市、水南渡。清光绪元年(1875)、1921年、2004年与添顺后裔合修族谱,现今2200余人。字派为:拳秀显洪宝世,正日双嘉云翔,永远绍先绪,盛朝多明士,兴业佐明堂。
4.长梯隘百户职官员数
据《九溪卫志·添平所》载,长梯隘百户职官员数:土官百户一,后改正把总一。总旗二名,随小军四户。
5.长梯隘百户覃氏世袭世序
《九溪卫志·添平所》载,长梯隘一世覃权随顺祖起兵归明,出征有功授百户职。随后子袭父职,世代承传至秀芳、显、洪、宝鉴、雄、贵正、日琦、恩、翊龙(受清朝札)、远琇(奉委守边)、绍勋、先柱、绪周、敷,自明初至清雍正传十五代袭十四代。笔者在石门覃氏光裕堂、九如堂族谱中,都没有查到覃权的族源关系及世系图表,其氏族谱牒或在湖北鹤峰。据载:“右长梯隘土官百户承袭世序:覃券—秀芳—显—洪—宝鉴—雄—贵正—日琦—恩—翊龙—远琇。十世翊龙属清,受贝勒王札。”[31]《中国土司传》载长梯隘世序是这样:“①覃权—②覃秀芳—③覃显—④覃洪—⑤覃宝鉴—⑥覃雄—⑦覃贵正—⑧覃日琦—⑨覃恩—⑩覃翊龙—⑪覃远琇—⑫覃绍勋—⑬覃先柱—⑭覃绪周—⑮覃敷。”“事纂:长梯隘境域,东抵黄石江,南抵石梁司,西抵容美司,北抵乒乓崖。土人覃权,随顺祖起兵归明,出征有功,授百户职。覃权传覃秀芳。覃秀芳传覃显。覃显传覃洪。覃洪传覃宝鉴。覃宝鉴传覃雄。覃雄传覃贵正。覃贵正传覃日琦。覃日琦传覃恩。覃恩传覃翊龙,受清朝札。覃翊龙传覃远琇,奉委守边。覃远琇传覃绍勋。覃绍勋传覃先柱。覃先柱传覃绪周。覃绪周传覃敷。自明初授职至清雍正改流,传十五代,袭十四代。”[32]也许“覃券”就是“覃权”,但缺少资料考证,有待后来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