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研究》简介
《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研究》这本书是由.(丹)龙伯格著创作的,《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研究》共有94章节
1
总序
纂修清史是我国新世纪标志性的文化工程,它包括3000余万字的清史主体工程及文献、档案整理和编译工作。广大史学工作者正以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做好清史...
2
中译本序
马若瑟(Joseph de Prémare,1666—1736),清代法国来华的著名耶稣会士。他于1698年随白晋一起来华传教,1733年迁居澳门,1736年在...
3
致谢
当我致力于马若瑟的语文学和索隐学研究时,我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帮助。 我要向已经故去的耶稣会士荣振华(Joseph Dehergne)神父致以深深的谢意,他是法...
4
第一章 导论
本书研究的是法国耶稣会士Joseph de Prémare的生平和著作。他的中文名字叫马若瑟。马若瑟在接受了12年耶稣会的宗教培养之后,前往中国传教,一直在中国...
5
第一节 对中国语言的早期研究
...
6
在华传教士对此的研究
耶稣会在中国的传教工作是由罗明坚(Michele Ruggieri,1543—1607)神父和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神父在16世...
7
欧洲学者对此的研究
欧洲的汉学研究始于巴耶(T.S.Bayer,1694—1738)。巴耶是普鲁士学者,在他短暂生命的最后12年里在圣彼得堡的科学院工作。他把差不多所有的时间都花在...
8
第二节 17世纪神学研究中的古代神学和索隐学思潮
17世纪开始出现了一种推理性的神学思潮,这成为了一个在华的很小的耶稣会士团体“中国索隐学派”形成的起点。 这个思潮替代和更新了旧的神学,如古代神学。新思潮的理论...
9
第三节 中国索隐学派
中国索隐学派的总体情况和马若瑟的索隐学研究将在“马若瑟的索隐学理论”一章中进行探讨。由于在那一章之前,索隐学派的理论会出现在本书的很多地方,因此在这里对他们做一...
10
第四节 1725年以前马若瑟的生活
马若瑟1666年7月17日出生于瑟堡城(Cherbourg),这是一个坐落在诺曼底科唐坦半岛北端的古老小镇和海港。关于他的童年和家庭,我们一无所知。 1683年...
11
白晋
白晋1656年出生于法国北部的天主教城市勒芒(Le Mans)。他在耶稣会的弗莱彻学院学习,能力出众,尤其擅长数学和语言。他于1673年加入耶稣会,甚至就在那么...
12
招募赴中国的新使团
1693年,白晋作为北京宫廷的特使被派往法国宫廷,向法兰西国王表达康熙皇帝的谢意,因为法王派出6名“数学家”于1685年前往中国宫廷,白晋也是其中之一。路易十四...
13
在“安斐特利特”号上
“安斐特利特”号的船长下令直接驶向好望角,然后从那里前往宁波——中国东海岸重要的港口城市。然而这一航程的最后一程却被取消了,因为“安斐特利特”号在广州靠岸。 旅...
14
马若瑟在江西
在广州的时候,马若瑟就被指派前往江西传教。 江西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内陆省份,与两个临海的省份相邻:南面是广东,东面是福建,有2000万人口。 尼霍夫(J.Nieu...
15
流放与排斥
1724年,基督教在中国被禁,几乎所有的传教士都被逐还广州。马若瑟也不得不离开了在江西的传教点,南行至广州。这个城市他自1699年到达中国以来,还一直没有去过。...
16
马若瑟认识傅尔蒙
当马若瑟离开九江被遣返至广州的时候,他的心里必定充满了绝望。他一定随身携带了自己大部分或者说是全部的藏书,以及数不清的文稿——手稿、笔记、草稿和杂记——包括他就...
17
第五节 艾蒂安·傅尔蒙
艾蒂安·傅尔蒙(1683—1745)出生在巴黎城外的一个村庄,他父亲是一名外科大夫。在他青年时期,他就已经掌握了多种东方语言,除了希伯来文以外,还有阿拉伯文、叙...
18
第二章 马若瑟致傅尔蒙的信札
本章将呈现的是马若瑟与傅尔蒙在1725年至1733年间的信札。事实上,只有马若瑟的一些信札保存了下来,不过信中的一些言论让我们能较容易地推想出,傅尔蒙在其为数不...
19
第一节 1725年
1725年12月1日的信札 阁下: 我是从《特里武论文集》的专栏上认识您的,在专栏中我看到了您关于象形汉字的文章的一个摘要,我对您所说的一切感到非常惊奇。 如果...
20
第二节 1728年
到了1728年9月,马若瑟收到了傅尔蒙的回音。在此后的日子里,马若瑟给傅尔蒙写了10封信。 我们将从10月3日的那封信开始研究,尽管另有一封写于9月7日稍早一些...
21
第三节 1728年秋天
标有“单独”的信札 这封标有“单独”的信札没有日期。我们在1728年一系列信札的最后来展示它,因为它与其他的信实在是太不一样了。 马若瑟对自己在中国研究方面取得...
22
第四节 1730年
1730年11月1日的信札 1730年11月1日,两艘亚洲学院的法国船只到达广州。随船捎来了亚洲学院“精神导师”阿贝·拉格埃给马若瑟的信、财政大臣勒·佩尔蒂埃·...
23
第五节 1731年
1731年8月27日的信札 1731年对马若瑟来说是充满安慰的一年——船只为他捎来了傅尔蒙的回信!他觉得失去这个在巴黎的朋友的恐惧是毫无根据的,现在他苦难的日子...
24
第六节 1733年
1733年10月5日的信札 马若瑟给傅尔蒙的最后一封信写于澳门,时间为他抵达澳门一年以后,逝世前三年。[38]导致传教士们被驱逐的事件戏剧性地出现在由道院长阿贝...
25
第七节 尾声
马若瑟在葡萄牙的殖民地澳门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三年,也许就呆在耶稣会的学院里。 他把自己的中文藏书寄往巴黎,却分文未得。马若瑟给比尼昂写信,曾在1931年的信中提到...
26
第三章 《汉语札记》
《汉语札记》有时也被称作汉语语法书,不过事实上,马若瑟却是把它当成一本全面描写中国语言和文学的课本来创作的。这一目的可以通过他选择的书名表达出来,书名的直接翻译...
27
第一节 序言
在《汉语札记》第一编之前的30页书被称作“《汉语札记》的序言”,它包括三个章节。但从狭义的范围来看,仅有第一章可以被认为是整部作品的介绍。第二章和第三章则是对第...
28
一、序言第一章
...
29
中国文学的简介
第一章的头两页是一份关于古代文学有趣的介绍。根据成书的时间、作品的可信度和写作的风格,这份介绍中的49本书被分成了九大类。 马若瑟希望可以尽快看到自己的《汉语札...
30
如何学习汉语
第一章的第二节对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实用很有教育意义的课程。马若瑟介绍了自己是怎样学习汉语的,但未提及他到江西的时候,很可能得到了早期耶稣会士翻译的“四书”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