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金银花

第七节 金银花

一、植物名称

金银花(《履巉岩本草》),本地用名:银花、二花、双花、忍冬(《新乡地区中草药选编》)、密银花、怀银花。金银花,三月开花,五出,微香,蒂带红色,花初开则色白,经1~2天则色黄,故名金银花。又因为一蒂二花或同时有黄白两种颜色的花,又称二花、双花。主产于河南省的密县、温县、博爱县、沁阳市、登封市、巩义市、荥阳市、武陟县、孟州市,称“怀银花”,又名“淮银花”,尤以河南密县产者为道地,商品特称“密银花”。

二、药材来源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

三、应用历史

金银花在河南各地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梁代著名医学家陶弘景所著《名医别录》中已有明确记载。主产区位于黄河河南段两岸,以其乡土的气候、地质、环境等自然条件适合金银花的生长。《增订伪药条辨》:“金银花,产河南怀庆者为怀密,色黄白,软糯而净,朵粗长,有细毛者为最佳。禹州产者曰禹密,花朵较小,无细毛,易于变色,亦佳。济南出者为济银,色深黄,朵碎者次。亳州出者,朵小性梗,更次。湖北、广东出者,色黄黑,梗多屑重,气味俱浊,不堪入药。”密银花,是密县著名的特产,栽培历史悠久。封丘金银花也有1 500多年的种植历史,1984年封丘县金银花栽培面积已达10 028亩,当年最高金银花收购量为25万余千克,被国家确定为金银花生产基地。

118

四、植物特征

金银花属多年生半常绿缠绕及匍匐茎的灌木。小枝细长,中空,藤为褐色至赤褐色。卵形叶子对生,枝叶均密生柔毛和腺毛。夏季开花,苞片叶状,唇形花有淡香,外面有柔毛和腺毛,雄蕊和花柱均伸出花冠,花成对生于叶腋,花色初为白色,渐变为黄色,黄白相映,球形浆果,熟时黑色。

五、本地特色

(一)药材分布

野生金银花多生于较湿润的地带,如溪河两岸、湿润山坡灌丛、疏林中。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以山东产量最大,但河南产的质量最佳。

(二)生长环境

金银花喜温和湿润气候,喜阳光充足,耐寒、耐旱、耐涝,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0℃,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盐碱。但以土层深厚疏松的腐殖土栽培为宜。

(三)质量鉴别

1.性状特征 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外面黄白色或淡绿色,密生短柔毛。花萼细小,黄绿色,先端5裂,裂片边缘有毛。开放花朵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枚,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枚,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2.质量标准 金银花以花蕾未开放、色黄白或绿白、花条长、质地纯、色泽佳、骨茬硬、无枝叶杂质者为佳。具有色泽绿白、花冠厚、质稍硬、握之顶手、气味清香、泡之直立的特点。怀银花泡茶多立于水中,有“不饮花不倒”的特点。

119

金银花商品按相关国家标准分为四等:

(1)一等:货干,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绿白色,花冠厚,稍硬,握之有顶手感;气清香,味甘微苦。开放花朵、破裂花蕾及黄条不超过5%。无黑条、黑头、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2)二等:与一等基本相同,唯开放花朵不超过5%,破裂花蕾及黄条不超过10%。

(3)三等:货干,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绿白色或黄白色,花冠厚质硬,握之有顶手感。气清香,味甘微苦。开放花朵、黑头不超过3%。无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4)四等:货干。花蕾或开放花朵兼有,色泽不分。枝叶不超过3%,无杂质、虫蛀、霉变。

六、栽培技术

金银花的适应性很强,对土壤和气候的选择并不严格,以土层较厚的沙质壤土为最佳。山坡、梯田、地堰、堤坝、瘠薄的丘陵都可栽培。繁殖可用播种、插条和分根等方法。在当年生新枝上孕蕾开花。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土壤、盐碱地均能生长。根系发达,生根力强,是一种很好的固土保水植物,山坡、河堤等处都可种植,故农谚讲:“涝死庄稼旱死草,冻死石榴晒伤瓜,不会影响金银花。”

(一)繁殖技术

1.种子繁殖 4月播种,将种子在35~40 ℃温水中浸泡24小时,取出后拦2~3倍湿沙催芽,等裂口在30%左右时播种。在畦上按行距21~22厘米开沟播种,覆土1厘米,每2天喷水1次,10余日即可出苗,秋后或翌年春季移栽,每亩用种子1千克左右。

2.扦插繁殖 一般在雨季进行。在夏秋阴雨天气,选健壮无病虫害的1~2年生枝条截成30~35厘米,摘去下部叶子作插条,随剪随用。在选好的土地上,按行距1.6米、株距1.5米挖穴,穴深16~18厘米,每穴5~6根插条,分散、斜立着埋土内,地上露出7~10厘米,填土压实(以透气透水性好的沙质土为佳)。

扦插的枝条开根之前应注意遮阴,避免阳光直晒造成枝条干枯。也可采用扦插育苗;在7~8月间,按行距23~26厘米开沟,深16厘米左右,株距2厘米,把插条斜立着放到沟里,填土压实,以透气透水性好的沙质土为育苗土,开根最快,并且不易被病菌侵害而造成枝条腐烂。栽后喷1遍水,以后干旱时,每隔2天要浇1遍水,半月左右即能生根,翌年春季或秋季移栽。

(二)整形修剪 

剪枝在秋季落叶后到春季发芽前进行,一般是旺枝轻剪、弱枝强剪、枝枝都剪,剪枝时要注意新枝长出后要有利于通风透光。细弱枝、枯老枝、基生枝等全部剪掉,肥水条件差的地块剪枝要重些,株龄老化的剪去老枝,促发新枝。幼龄植株以培养株型为主,要轻剪,山岭地块栽植的一般留4~5个主干枝,平原地块要留1~2个主干枝,主干要剪去顶梢,使其增粗直立。

整形是结合剪枝进行的,原则上是以肥水管理为基础,整体促进,充分利用空间,增加枝叶量,使株型更加合理,并且能明显地增花,促高产。剪枝后的开花时间相对集中,便于采收加工,一般剪后能使枝条直立,去掉细弱枝与基生枝有利于新花的形成。摘花后再剪,剪后追施一次速效氮肥,浇一次水,促使下茬花早发,这样一年可收4次花,平均每亩可产干花150~200千克。

(三)田间管理 

追肥:栽植后的头1~2年内,是金银花植株发育定型期,多施一些人畜粪、草木灰、尿素、硫酸钾等肥料。栽植2~3年后,每年春初,应多施畜杂肥、厩肥、饼肥、过磷酸钙等肥料。第一茬花采收后即应追适量氮、磷、钾复合肥料,为下茬花提供充足的养分。每年早春萌芽后和第一批花收完时,开环沟浇施人粪尿、化肥等。每种肥料施用250克。施肥处理对金银花营养生长的促进作用大小依次为尿素+磷酸氢二铵、硫酸钾复合肥、尿素、碳酸氢铵,其中尿素+磷酸氢二铵、硫酸钾复合肥、尿素能够显著提高金银花产量,结合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状况以及施肥成本,追肥以追施尿素+磷酸氢二铵(150克+100克)或250克硫酸钾复合肥为好。

(四)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

(1)褐斑病:叶部常见病害,会造成植株长势衰弱。多在生长后期发病,8~9月为发病盛期,在多雨潮湿的条件下发病重。发病初期在叶上形成褐色小点,后扩大成褐色圆病斑或不规则病斑。病斑背面生有灰黑色霉状物,发病重时,能使叶片脱落。防治方法:剪除病叶,然后用1∶1.5∶200的波尔多液喷洒,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或用65%代森锌500倍稀释液或托布津1 000~1 500倍稀释液,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2)白粉病:在温暖干燥或植株荫蔽的条件下发病重;施氮过多时,植株茂密,发病也重。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白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白色粉斑,继续扩展布满全叶,造成叶片发黄,皱缩变形,最后引起落花、落叶、枝条干枯。防治方法:清园处理病残株;发生期用50%托布津1 000倍液喷雾。

(3)炭疽病:叶片病斑近圆形,潮湿时叶片上着生橙红色点状黏状物。防治方法:清除残株病叶,集中烧毁;移栽前用1∶1∶(150~200)波尔多液浸种5~10分钟;发病期喷施65%代森锌5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1 000倍液。

2.虫害防治

(1)蚜虫:为害叶片、嫩枝,引起叶片和花蕾卷曲,生长停止,产量锐减。4~6月虫情较重,立夏前后,特别是阴雨天,蔓延更快。防治方法:用40%乐果1000~1500倍稀释液或灭蚜松(灭蚜灵)1 000~1 500倍稀释液喷杀,连续多次,直至杀灭。

(2)尺蠖:头茬花后幼虫蚕食叶片,引起减产。防治方法:入春后,在植株周围1米内挖土灭蛹。幼虫发生初期,喷2.5%鱼藤精乳油400~600倍液,或用敌敌畏(一种有机磷杀虫剂)、敌百虫等喷杀,但花期要停止喷药。

(3)天牛:植株受害后,逐渐衰老枯萎乃至死亡。防治方法:成虫出土时,用80%敌百虫1 000倍液灌注花的底部。在产卵盛期,每7~10天喷1次90%敌百虫晶体800~1 000倍液;若发现虫枝,则剪下烧毁;如有虫孔,则塞入80%敌敌畏原液浸过的药棉,用泥土封住,毒杀幼虫。

七、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挥发油、黄酮类、三萜类、有机酸类、醇类及微量元素等。其中有机酸类约占6%,以绿原酸为主;挥发油约含0.6%,已测得70多种成分;黄酮类物质含量约占3.55%。

八、性能与用法用量

(1)性味归经: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

(2)功能主治:金银花可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3)用法用量:煎汤内服,6~15克。

九、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体外实验表明,金银花的花和藤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亦有效。水浸剂比煎剂作用强,叶煎剂比花煎剂作用强。若和连翘合用,抗菌范围还可互补;与青霉素合用,能加强青霉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这可能是由于二者在抑制细菌体内蛋白质合成上有协同的作用。

(2)抗炎和解热作用:金银花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3)中枢兴奋作用。

(4)降血脂作用:大鼠灌胃金银花2.5克/千克能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

(5)抗内毒素作用:用鲎试验法测定内毒素含量,300%金银花(忍冬)注射液以(1∶2)~(1∶64)稀释,体外试验无论用凹片法或试管法,均明显降低试液中的内毒素含量,其中(1∶2) ~(1∶8) 的稀释管与阴性对照管一样呈液态,阳性对照呈凝胶状。金银花(忍冬)蒸馏液6克/千克静脉注射,对绿脓杆菌内毒素2.8毫克/千克静脉注射引起的兔体温下降及白细胞数下降有对抗作用,金银花(忍冬)蒸馏液7.5克/千克或注射液2.5克/千克腹腔注射,对绿脓杆菌内毒素65毫克/千克腹腔注射的小鼠有保护作用,能减少小鼠的死亡率。

十、采收加工

金银花采收最佳时间是清晨和上午,此时采收花蕾不易开放,养分足、气味浓、颜色好。下午采收应在太阳落山以前结束,因为金银花的开放受光照制约,太阳落山后成熟花蕾就要开放,影响质量。不带幼蕾,不带叶子,采后放入条编或竹编的篮子内,集中的时候不可堆成大堆,应摊开放置,放置时间最长不要超过4小时。

金银花商品以花蕾为佳,混入开放的花或梗叶杂质者质量较逊。花蕾以肥大、色青白、握之干净者为佳。5~6月采收,择晴天早晨露水刚干时摘取花蕾,置于芦席、石棚或场上摊开晾晒或通风阴干,以1~2天内晒干或阴干为好。晒花时切勿翻动,否则会花色变黑而降低质量。至九成干时,拣去枝叶杂质即可。忌在烈日下暴晒。阴天可用微火烘干,但花色较暗,不如晒干或阴干者。

十一、选方与临床应用

(一)选方

(1)预防乙脑、流脑:金银花、连翘、大青根、芦根、甘草各15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3~5天。(《江西草药》)

(2)治太阴风温、温热,冬温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连翘一两,金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荆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煎汤服。(《温病条辨》银翘散)

(3)治痢疾:金银花(入铜锅内,焙枯存性)五钱。红痢以白蜜水调服,白痢以砂糖水调服。(《惠直堂经验方》)

(4)治热淋:金银花、海金沙藤、天胡荽、金樱子根、白茅根各50克。水煎服,每日1剂,5~7天为1个疗程。(《江西草药》)

(5)治胆道感染、创口感染:金银花50克,连翘、大青根、黄芩、野菊花各25克。水煎服,每日1剂。(《江西草药》)

(6)治疮疡痛甚,色变紫黑者:金银花连枝叶(锉)二两,黄芪四两,甘草一两。上细切,用酒1升,同入壶瓶内,闭口,重汤内煮两三个时辰,取出,去滓,顿服之。(《活法机要》回疮金银花散)

(7)治一切肿毒,不问已溃未溃,或初起发热,并疔疮便毒,喉痹乳蛾:金银花(连茎叶)自然汁半碗,煎八分服之,以滓敷上,败毒托里,散气和血,其功独胜。(《万氏积善堂集验方》)

(8)治痈疽发背初起:金银花五两,水十碗煎至二碗,入当归二两,同煎至一碗,一气服之。(《洞天奥旨》归花汤)

(9)治一切内外痈肿:金银花四两,甘草三两。水煎顿服,能饮者用酒煎服。(《医学心悟》忍冬汤)

(10)治大肠生痈,手不可按,右足屈而不伸:金银花三两,当归二两,地榆一两,麦冬一两,玄参一两,生甘草三钱,薏苡仁五钱,黄芩二钱。水煎服。(《洞天奥旨》清肠饮)

(二)临床应用

金银花自古以来就以药用价值高而著名,其功效主要是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疽疔毒等。现代研究证明,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药理活性成分,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及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力,另外还可增强免疫力、抗早孕、护肝、抗肿瘤、消炎、解热、止血(凝血)、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等,其临床用途非常广泛,可与其他药物配伍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菌痢、急性泌尿系统感染、高血压等40余种病症。

金银花藤煲水后对小孩湿疹等皮肤瘙痒有一定治疗作用,对畜禽的多种致病的病菌、病毒有抑制作用,在动物饲养过程中若能添加一定剂量的金银花藤叶(忍冬藤)粉,或用金银花藤叶煲水,对预防和治疗动物的温病发热、风热感冒、咽喉炎症、肺炎、痢疾、肿溃疡、丹毒、蜂窝组织炎等症均有相当好的作用。用连翘、板蓝根煎金银花汤可以治疗腮腺炎;金银花茶可以祛暑明目;连翘金银花凉汤可治疗外感发热咳嗽。同时将金银花、菊花、桔梗和甘草加水煮沸10分钟,候凉,当饮料饮用,可治疗咽喉炎和扁桃体炎。

已生产的金银花制剂有银翘解毒片、银黄片、银黄注射液等。金银花露是金银花用蒸馏法提取的芳香性挥发油及水溶性馏出物,为清火解毒的良品,可治小儿胎毒、疮疖、发热口渴等症;暑季用以代茶,能治温热痧痘、血痢等。茎藤称“忍冬藤”,也供药用。金银花的有效成分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这是植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次生物质,其含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植物的种类,而且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土壤等生态、地理条件以及物候期的影响。

金银花茶有独特的减肥功能,还能抑制与杀灭咽喉部的病原菌,对老人和儿童有抗感染功效。经常服用金银花浸泡或煎剂有利于风火目赤、咽喉肿痛、肥胖症、肝热症和肝热型高血压的治疗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