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之前焦作部分县市普查情况

第一节 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之前焦作部分县市普查情况

一、焦作市区中药材资源普查

焦作市区中药材资源普查主要在龙洞乡、上白作乡和王褚乡等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共发现焦作市有植物、动物、矿物类药等283种,隶属104科。其中动物类药68种,隶属35科;植物类药212种,隶属68科;矿物类药2种,其他1种,隶属1科。

在调查中发现,龙洞乡药材资源比较丰富,在该乡的许河、龙洞、中围、十二会等前山区均有药材分布,特别是该乡的烟交河、北业等后山区,植被较密,药材品种较多,在这些山区、丘陵地带共有中草药250多种。王褚乡和上白作乡大部分地区属平原,水源充足,适宜需要水分充足的植物生长,这一带与农作物共生的药材有30多种。

主要品种:

(1)道地药材:地黄、牛膝、菊花、山药、故子。

(2)大宗药材:山楂、白头翁、连翘、萝卜子、仙鹤草、桔梗、丹参、白扁豆、远志、透骨草、地丁、防风、柴胡、黄芩、沙参、蒲公英、苍术等20多种。

(3)引种栽培药材:白术、杜仲、山茱萸、白芷、牡丹皮、补骨脂、枸杞子、萝卜子、白扁豆、莪术等20多种。

(4)家种家养药材:薏米、赤小豆、花椒、黑芝麻、桑葚、蜂蜜、内金、土元、羊胆汁等30多种。

(5)家野兼有的药材:二花、白附子、薄荷、天花粉、山楂、桃仁、杏仁等15种。

二、修武县中药资源普查

武修县普查品种共有677种,分属6门,169科。其中植物类136科,608种;动物类33科,65种;矿物类2种,加工类2种。根据普查测算,全县中药材总蕴藏量约35万千克,其中植物药26.7万千克,动物药2.49万千克,矿物药5.64万千克。主要品种如山楂、茵陈、连翘、柴胡、桔梗、黄芩、旱莲草、地黄、山药、牛膝、菊花等的蕴藏量都在10万千克以上。

主要品种:

(1)稀奇珍贵药材有:天麻、牛黄、豹骨、鹿茸等。

(2)道地药材有:全虫、地黄、牛膝、菊花、山药、五味子等。

(3)大宗药材有:连翘、五加皮、葛根、柴胡、黄芩、青蒿、防风、蒲公英、茵陈、苍术、薏苡仁、补骨脂、旱莲草、丹参、山楂等。

(4)引种栽培药材有:甘草、黄芪、山萸肉、白术、川芎、杜仲、白芷等。

(5)家野兼有药材有:花粉、薄荷、土贝、天南星、白附子、半夏、土元、僵蚕等。

(6)家种家养药材有:赤小豆、黑芝麻、花椒、牵牛子、火麻仁、蜂蜜、鸡内金、牛羊胆汁、马宝、驴宝等。

(7)发现的新资源药材有:牛扁、博落回、冬凌草等。

三、博爱县中药资源普查

为了查清本县的中草药资源,博爱县于1973年5月组织中草药调查组,对全县境内的中草药进行全面考查。参加这次考查的有卫生局、医疗单位的中药工作人员、部分合作医疗先进大队的赤脚医生、河南省中草药调查组工作人员,地区卫生局工作人员,修武、获嘉、武陟三县卫生局工作人员,新乡市精神病院工作人员,荣军学校等单位工作人员共40余人。采集的中草药标本经省中草药调查组的周克凡、吕敬中、郝树宝同志鉴定确定后,汇集编纂了《博爱县中草药名录》讨论草稿。共收集整理了博爱县境内的中草药植物药628种,分别列出了科名、植物名、别名、拉丁名、生长环境、药用部分、主要功用等,按植物学分类顺序打印成册。

四、沁阳市中药资源普查

沁阳市的地理、地貌大致为三个类型:山脉、丘陵、平原。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点为西北云台峰,海拔1116.9米;最低点海拔110.0米。全市土壤种类较多。主要分布有棕壤土、褐土、潮土3个土类,八个亚类23个土属,72个土种。平原面积409.3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67.7%。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土地肥沃,呈微碱性,有利于中药材的繁衍生长。山区土沃,富含面积145.1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3.9%。山势险峻,峡谷幽深,土层浅薄,植被不均,是野生中药材的主要产区。野生中药材生长区域多在山坡、岗丘、冲沟处。

山区的野生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调查有600余种。其主要分布在常平、西万、西向、紫陵一带山区和神农山区。白松岭区域内野生草本植物种类达300余种,供药用的就有150余种。紫金坛(小北顶)西北的山药沟内的野生山药群众称“铁耙齿山药”,该地分布在东西宽1千米、南北长1.5千米的山沟内,交错纵横。该地为怀山药原种产地。大月沟一带药用植物30余种,春季地黄坡野生地黄丛生,为怀地黄原种。小月沟一带,植被多杂木及野生药材。牛膝川内野生牛膝参差错落,为怀牛膝原种产地。秋季,菊花岭上花团锦簇,清香流荡,此为怀菊花原种产地。黄花岭的山坡石崖下赤白石脂蕴藏量很大。药仙山上长满种种药材,居民疑是药仙下界培植,故更原名老豹岭为药仙山。药仙山东西走向,面积9平方千米,海拔712米,植被多杂木,其中野生草药达百余种。经普查植物计3门,72科,205属,共377种。其中,蕨类植物门9科,25属,51种及变种;裸子植物门4科,4属,9种;被子植物门56科,170属,307种及变种。被子植物门下的单子叶植物3科,6属,10种。常见药用动物计7门,9纲,175种。

沁阳市中药资源品种主要如下:

(1)植物类:野生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黄芩、党参、桔梗、苍术、狼萁、丹参、柴胡、前胡、防风、地榆、沙参、黄精、天花粉、天冬、麦冬、南星、半夏、玉竹、远志、冬凌草、射干、狼毒、葛根、乌头、知母、野山楂、山萸肉、牡丹皮、连翘、元胡、白头翁、白附子、七桃、苦参、槐米、五加皮、秦皮、虎皮松、茶花根、紫藤、山桃、山杏、山酸枣、山豆根、野葡萄、木通、黄荆、桑寄生、盐肤木、柘桑、绣球菊、葛叶、冬青、栝楼、石韦、天麻、五味子、石蕊草、地丁、星星草、灵芝(赤芝)、瓜蒂、茯苓、猪苓、何首乌等。

(2)动物类:159种,其中家养动物16种。有虎(骨)、豹(骨)、香獐(麝獐)、全虫、土元、刺猬、鳖(甲)、五灵脂、桑螵蛸、蛇串子等。

(3)矿物类:赤白石脂为主要矿物类药材,蕴藏量极为丰富。除此之外还有明矾、陈石灰、石膏等。

(4)贵重药材:有麝香、牛黄、人参、三七、黄连、天麻、珍珠等。

(5)大宗道地药材:有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卷柏、木械、木通、苍术、山楂、地榆、黄精,冬凌草、连翘、全虫、柴胡等。

(6)平原地区人工栽培的药材:包括人参、元参、三七、二花、荆芥、牵牛、大黄、枳壳、白术、紫菀、千金子、薄荷、小茴香、白附子等,多达几十种。

(7)平原地区的野生药材:包括蒲公英、青蒿、车前子、苍耳、爬山虎、大巢菜、卷柏、甘草、珍珠菜、水芹菜、菟丝子、洋金花、鸡眼草、野胡萝卜、熏盆草、野菊花、旋覆花、鹿蹄草、斑叶兰、金龟草、金不换等数十种。

(8)外地引种的药材:包括白芍、三棱、牡丹、玉米、白术、川芎、麦冬、半夏、元胡、杜仲、山萸肉、白芷、玄参、板蓝等。

(9)野生变家种的药材:包括天南星、白附子、柴胡、黄芩、防风、丹参、知母、桔梗、荆芥、牵牛子、薄荷、栝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