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怀庆会馆

第七节 天津怀庆会馆

天津怀庆会馆建于同治七年(1868),坐落于天津红桥区曲店街32号。曲店街是当时著名的商业街。天津的商业街巷,如北门外大街、针市街、竹竿巷、小伙巷、曲店街等均集中在小伙巷地区——即天津的三岔河口以西,东起北门外大街,西至大丰路,南至北马路,北至南运河的地区。小伙巷地区占地600多亩,毗邻三岔河口,靠近南运河上的渡口及装卸码头,水路条件便利,这一带建有浙江会馆、江苏会馆、江西会馆和怀庆会馆等。

为便于联谊和怀药交易,怀药商人张连堂等30余家商号于同治七年(1868年)在曲店街购置房产兴建怀庆会馆,为怀庆药商居住、会友、储存药材之所。除供奉药王神像外,还专门辟有怀药仓库和客商、伙计宿舍,不少药栈在此租地经营。怀庆会馆门首书写“怀庆会馆”横额。该会馆分前后二院落,戏楼居中,霍元甲曾在此做工,后因商业萧条,会馆作用逐渐消失。1943年,成立有怀庆同乡会,推选了常务、监察、评议等委员会。其中,常务委员有王煜东、张庆元、史安澜、阎槐青。会馆的负责人先后是:王煜东、王晓旭、张庆元、阎槐青、胡秀珍(阎槐青之妻)。怀庆同乡会于1954年解体。

近年,由于天津的城市改造,怀庆会馆被拆掉,不过在红桥区文物管理所仍保存有怀庆会馆两个经商过磅用的石砝和一块碑刻。两个石砝,一大一小,均刻有“怀帮公砝”的字样,小的刻有“光绪四年六月立”和“二百斤”的字样。

怀庆会馆的碑刻为《怀帮会馆重修志略》,工笔小楷、字迹清秀,尚可辨识大部,其碑文如下:

尝思商贾往来,每仰赖天神庥而春秋祭赛,宜崇隆乎祀典。吾郡药帮迁于津也,历有年矣!每际酬神之时,常无肃静之(所)是。同治七年夏五月,张连堂、刘相成等遂会同泰顺理、云合兴、复泰合公同商购,置曲店街公所一处,计房屋大小三十间,东至刘姓,西至周姓,南北均至(临)街,各按老城旧址为界,水道滴水仍照旧日流行,只以房间逼窄参差不齐。于本年八月动工重修,将后院东西厢房各四间、中房四间、前院东西厢房各三间,改为东厢房九间、西厢房九间,通力合作,众擎易举,于九月间将次完工,未及五旬而焕然一新。自是以往,答神赐予斯,议帮规于斯,联乡谊亦于斯,固非徒为美观瞻已也。谨将上年购买及本年重修略况勒石,以期永垂久远,后之来者,其知勉诸!

(《怀帮会馆重修志略》,藏于天津市红桥区文物管理所)

从碑记记载可知,怀帮会馆的规模和建制,总房间数为42间,其规模已是相当可观。当为怀药贸易在天津的缩影和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