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作村药王庙

第三节 李贵作村药王庙

李贵作村的药王庙,位于焦作市山阳区百间房乡。此庙始建于汉朝,原名天仙庙,至唐代被唐王李世民封给其弟李建臣(昭惠王)作为行宫。后因药王孙思邈在此地采药、治病、著书立说,为纪念孙思邈,从宋代起此庙易名为“药王庙”。药王庙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另有厢房数间。大殿坐北朝南,柱梁与其他木结构,简单粗糙,接口处紧密。大梁、柱子和墙壁上都有龙舞彩画,两窗为方口木式,殿门为四开隔扇。殿坡陡立,殿正脊左右有青龙两条,中间有砖刻牌位,记载庙主姓氏。殿正脊两头的原龙头已被砸掉,现有的是复制品。两条青龙色泽鲜艳,刻画完整。大殿的平台西侧有三通重修碑记。其中一通是嘉庆十九年(1814)的重修昭惠王行宫碑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34-2

据清代版的《药王救苦忠孝宝卷》记载,孙思邈第一次来到焦作李贵作居住8年,后又数次来此居住,累计达28年之久。据记载,公元613年,孙思邈在此处亲手种植千头柏,并结草为庐,凿井取水,上山采药,下山炮制,往返于太行山、王屋山之间,施药救人,遍搜民间药方,为后来撰写《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等医药论著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存碑刻《昭惠王灵感记》记载了唐高宗年间,孙思邈应召进京为公主看病,因窥破宫廷隐私险丢性命,于是便抛弃爵位,远离是非之地的传说。实物和碑刻证明,孙思邈曾居住在李贵作村,时间长达28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