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七 “四大怀药”的传说
一、太上老君惠赐良药的传说
据传:有一年玉皇大帝要过寿诞了,天上的神仙纷纷想方设法筹备寿礼。太上老君为了给玉皇大帝祝寿也是煞费苦心,游遍天下广采灵草妙方熬制仙丹。这天他云游到太行山南、黄河以北的怀川地带,忽听得人间哭声震天,好生悲惨,便按下云头,摇身变作一位道长,问一位老妇人:“你们为什么哭啊?”老妇人哭着抬起头,发现问话的是一位白发皓首、仙风道骨的真人,便对他哭诉说:“我们这里闹瘟疫,死的死,亡的亡,人们都活不下去了,你快救救我们吧!”说完便哭着给太上老君叩起头来。太上老君四下一看,只见旷野千里,野狗分尸,白骨遍地。掐指一算,此地正值荒月灾年,于是便动了恻隐之心,顺手将采来的良药仙草撒向大地,以便解救黎民,普度众生,然后变回原形,急忙又去采集灵草妙方了。顷刻之间,怀川大地的山山岭岭、沟沟坡坡便长满了良药仙草。老百姓们知道是太上老君下凡送灵药了,赶紧仰天叩拜,然后采摘这些良药仙草,煎汤熬水,喝下之后很快都好了。百姓们十分珍惜太上老君惠赐的这些治病疗疾的良药仙草,倍加呵护,并大量栽培种植。这些良药仙草就是后来怀庆府地区的特产——四大怀药: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和怀菊花。太上老君给玉皇大帝祝完寿诞之后,又想起了怀川一带百姓的安危。天上一日,地下一年,太上老君再次来到怀川地带的时候已是几年后了,却看见此地草木茂盛,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便知道是自己曾经撒下的良药仙草起了作用,且药效神奇,能治病强身。太上老君非常满意,为了让四大怀药更好地造福于人间,又研制了许多灵丹妙方,传授给徒子徒孙遍施人间。由庙观道长们精心制作成的丹、丸、膏、散等类药,人们吃了可以祛病强身,御疾健体,延年益寿。从此,世代相传,这一带的四大怀药,便成了世间珍品。
二、始祖女娲治眼疾的传说
四大怀药是咱们焦作怀庆府一带的地域特产,药材道地,疗效独特,药用和食用价值非常高,其他外地种植的根本不能相比。四大怀药是怎么来到焦作的?说法有多种,其中有下面一则美丽的传说:
据说人类的始祖女娲99岁那一年两眼突然看不见东西了,她非常苦恼,于是便想办法去医治。有一天,她的丈夫伏羲想起了法术高明的石狮子,石狮子在天塌西北、地陷东南时曾救过他和女娲。虽然石狮子已经死了,但它的尸骨化作了青风岭,于是伏羲便寻到了青风岭,面对青风岭虔诚地祈祷,希望石狮子显灵医治女娲的眼睛。石狮子果然显灵,它对伏羲说:“你去用天宫后花园里种的菊花煎水饮服,三天后就能治好了。”伏羲非常诚恳地谢过了石狮子,高兴地回家了。
伏羲把石狮子的话说给了女娲和儿子有熊听,有熊自告奋勇地去取天宫里的菊花。为救治母亲的眼疾,有熊走了九九八十一天的路,又爬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天梯,才登上了南天门,然后翻墙跳进了后花园,从百花之中采到了能够治疗母亲眼病的菊花,喜出望外,心里想母亲的眼病终于有救了,不顾疲劳正要返回的时候,不料却被巡逻至此的杨二郎抓个正着,被他带到了灵霄宝殿。玉皇大帝勃然大怒:“昔日你父盗火种,今日你又盗菊花,咱们老账新账一起算!”于是就把有熊打入天牢。
玉帝的大女儿雷姐听说后,被有熊的孝心和壮举所感动,毅然以身相许,设法救出有熊并带上菊花下凡私奔了。女娲喝了菊花茶,三天后果然药到病除,眼睛重又看到了光明,和伏羲、有熊、雷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玉帝见雷姐私奔已成事实,干生气又无可奈何,只好同托塔李天王商量对策。托塔李天王说:“既然生米已经做成了熟饭,不如顺水推舟多陪点嫁妆给雷姐算了。”玉帝也只好答应,于是便打算送去黄金万两、绫罗绸缎做陪嫁。托塔李天王索性把好人做到底,就说:“黄金也有花完,绫罗绸缎也有用尽的时候,不如把天宫后花园的山药、地黄、牛膝、菊花四种药材送给她,封其只准在覃怀(今焦作市属武陟、温县、博爱、修武、沁阳、孟州等县区)之地生长,她的子孙后代也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这样,雷姐把天宫的宝贝——山药、地黄、牛膝、菊花带给了覃怀一带的百姓。因焦作古称怀庆府、怀州,因此覃怀地产的山药、地黄、牛膝、菊花前往往加上一个“怀”字,合称“四大怀药”。由于“四大怀药”系玉帝所赐,加上当地特有的地质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外观和独特的疗效,所以四大怀药即使流传到其他地区,也没有焦作产的道地。
三、助武王伐纣赐名的传说
相传,周武王伐纣之时,率诸侯之师由户县出发,行军至怀府。时值六月天气,酷暑难耐,又加上将士远途跋涉征战,十之八九累困病倒。怀府百姓早已对殷纣王深恶痛绝,闻知义军患疾,纷纷以自家所种菊花、地黄为将士们煎服解暑,以牛膝熬汤为其调节筋骨;让将士们食用山药滋补体质。数日后,义军元气大振,挥师北上,取得了牧野之战的决定性胜利,并一举攻克朝歌。周武王即位后,为了报答怀府百姓的恩情,又率百官亲临怀府,举行了盛大的封赏仪式,把这四种神奇之药赐名为“四大怀药”。从此,“四大怀药”美名远扬,并成了历代皇室的纳贡之品。后来,怀府官员百姓为了纪念这一盛大封赏仪式,遂将封赏地小镇更名为“大封”,“大封”即现在武陟县所辖的“大封镇”。
四、武陟大封镇镇名源于怀药
相传隋末唐初北邙之战时,李密、李世民部被宇文化及部大伤,李世民带着剩下的千余人马在强敌宇文化及的追赶下北渡黄河逃到了覃怀之地(武陟)。这时天下着大雪,部队丢盔弃甲、人困马乏、饥寒交迫,北面和东面被沁河围困,后有黄河和追兵,西部被从孟州赶来的王世充部围堵,王世充看到此景高兴地对部下说:“李世民用不了多久就会投降,否则就会活活饿死、冻死。”于是就围而不攻,坐等李世民来投降。晚上有一白胡子老人对李世民说:“此地有仙灵之物薯蓣(山药)助尔,岂能困之?”言毕,老人乘鹤而去。李世民惊之而醒,原是一梦幻。自知得仙人指点,李世民心中大喜,马上指挥部下找到当地一老翁,得知此地遍产怀货(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于是命秦叔宝率人挖得大量山药充饥,用牛膝、地黄、菊花为士兵疗伤治疾,用山药叶藤和牛膝叶秆喂马。士兵饱餐之后,顿感力气大增,连伤兵的伤也痊愈了,李世民和士兵们很觉奇妙,半月余部队兵强马壮,战斗力倍增,李世民一声令下,兵将们趁王世充不备,如猛虎下山之势冲出包围大获全胜。李世民登基后时常想起“北邙之战”神仙指点,用怀货得以化险为夷之情景,命大臣秦叔宝到覃怀之地(焦作武陟)购得山药送入宫中,君臣共享;为了报答怀府百姓的恩情,又下旨举行了盛大的封赏仪式,把这四种神奇之物赐名为“四大怀药”。从此,“四大怀药”威名远扬,并成了历代皇室的纳贡之品。
(作者:马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