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类植物门

第五节 蕨类植物门

蕨类植物也称羊齿植物,是具有维管束的孢子植物,陆生或附生,少为水生,直立或少有成缠绕的多年生草本,稀为高大树形。

现存蕨类植物约12000种,分布很广,尤以热带和亚热带为多。我国约有2000种,为森林植被中草本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有29科,70属,205种及变种。焦作市有19科,30属,67种,2变种。其中,药用植物有17科,42种。

一、石松科

(1)石松:又名伸筋草、石松子、狮子尾、狮子草、绿毛伸筋。小型草本,焦作市山区有分布。全草入药。有祛风利湿、舒筋活络之功。

二、卷柏科

(2)卷柏:见第二篇第三章“大宗优质怀药品种”中“卷柏”的相关内容。

(3)蔓生卷柏:又名地柏、地柏枝。山区有分布,民间用其全草治烧伤。

(4)中华卷柏:又名地柏枝。山区广有分布。全草入药,具清热、利湿、消炎之功。民间用其全草煎水冲鸡蛋喝,治耳聋。

(5)兖州卷柏:又名岩柏、石柏。山区有分布。全草入药,具清热利湿、疏肝明目、强筋止血之功。

三、木贼科

(6)问荆:又名节节草、接续草、马草、笔头菜。山区有分布。全草入药。具清热利尿、止咳、止血消肿之功。

(7)草问荆:民间常与问荆同用。

(8)木贼:见第二篇第三章“大宗优质怀药品种”中“木贼”的相关内容。

(9)节节草:又名土木贼、锁眉草、笔杆草。全草入药。具清热利尿、明目退翳、祛痰止咳之功。治骨髓炎、小便不利等症。马驹食之易中毒。

四、瓶尔小草科

(10)瓶尔小草:又名一支枪、一支箭、矛盾草、蛇须草。山区有分布。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主治毒蛇咬伤、无名肿毒等。是国家珍稀保护植物。

五、阴地蕨科

(11)阴地蕨:又名春不见、一朵云。上两者山区有分布。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平肝之功。民间用作止血药;外敷治毒疮。

(12)扇羽阴地蕨:同阴地蕨。

六、凤尾蕨科

(13)蕨:又名拳菜、蕨菜、如意菜、狼萁。山区有分布。全草入药。有利尿、解毒降压之功。民间煎服可以治食嗝、气嗝。

(14)蜈蚣草:又名野鸡林、蜈蚣蕨、舒筋草、牛肋巴。山区有分布。全草入药。具祛风杀虫、治疳疮之功。外用治蜈蚣咬伤、疥疮。

(15)凤尾草:又名鸡脚草、井口边草、金鸡尾。焦作市有分布。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之功。治传染性肝炎、感冒发热、痢疾、乳痈、内痔、出血、烫烧伤等。

(16)大叶井口边草:又名井边草、线鸡尾、凤尾蕨。山区有分布。全草入药。具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强筋活络、止泻之功。

七、中国蕨科

(17)银粉背蕨:又名通经草、金丝草、金牛草、伸筋草、铁刷子。山区有分布。全草入药。有调经活血、止血之功。

八、铁线蕨科

(18)团羽铁线蕨:全草入药。煎服治痢疾、颈淋巴结核,外敷治毒蛇咬伤。

(19)铁线蕨: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利尿通淋之功。

(20)掌叶铁线蕨:又名铁丝七、铁线草、铜丝草、五叶灵芝、掌叶凤尾、金鸡尾。全草入药。具清热利湿、调经止血之功。民间用于清肺止咳。

九、裸子蕨科

(21)普通凤丫蕨:根入药。有补肾、涩精、祛风渗湿之功。

十、蹄盖蕨科

(22)峨眉蕨:又名亚美蹄盖蕨、贯众。其根状茎在华北一带充当“贯众”入药。

十一、铁角蕨科

(23)过山蕨:又名马灯草、马蹬草。全草入药。有止血消炎、生肌之功。

(24)铁角蕨:全草入药。治疗疮、热疖;泡酒服治跌打损伤及腰痛。

(25)虎尾铁角蕨:全草入药。民间用于小儿惊风。

(26)华中铁角蕨: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之功。

(27)变异铁角蕨:民间用其全草治月经不调。

十二、球子蕨科

(28)荚果蕨:又名黄瓜香。根状茎作贯众之用。

十三、岩蕨科

(29)耳羽岩蕨:民间用其根状茎治伤筋。

十四、鳞毛蕨科

(30)贯众:见第二篇第三章“大宗优质怀药品种”中“贯众”的相关内容。

(31)革叶耳蕨:又名新裂耳蕨。民间用其根状茎治内热腹痛。

(32)绵马鳞毛蕨:又名粗茎鳞毛蕨。根状茎通称“绵马”,有毒。用于驱绦虫和十二指肠虫。在伏牛山区充当“贯众”用。

(33)华北鳞毛蕨:又名美丽鳞毛蕨。根状茎入药。有除风湿、强腰膝、降压之功。

十五、水龙骨科

(34)网眼瓦韦:民间用其全草治小便热、尿血等。

(35)瓦韦:又名七草、骨牌草、剑丹、金星草。全草入药。有清热通淋、消肿解毒、止血、止咳之功。民间用来治走马疳、发背痈疮。

(36)有柄石韦:又名石韦、独叶草、小尖刀、石茶。全草入药。有清热、利尿、通淋、止咳之功。

(37)石韦:又名石茶叶、小石韦、飞刀剑、金茶匙。全草入药。有清热、利尿、通淋、止血、排石之功。

(38)北京石韦:又名刀尖药、观音茶。干燥的叶入药。具利尿通淋、清热止血之功。

(39)槲蕨:又名骨髓补、肉骨补、石岩姜、猴姜、毛姜、申姜、爬岩姜、岩连姜。根状茎入药。具补肾壮骨、祛风湿、活血止痛之功。

(40)水龙骨:又名石蚕、石豇豆、青龙骨。有解毒退热、祛风利湿、止咳止痛之功。

十六、苹科

(41)苹:又名四瓣草、田字草、破铜钱、四叶草、十字草。焦作市均有分布。连根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安神、截疟之功。

十七、槐叶苹科

(42)槐叶苹:又名大浮萍。焦作市均有分布。连根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全草煎服治虚劳发热、湿疹,外敷治丹毒疔疮和烫伤。